黄土埋不住的光泽——再观《平凡的世界》
(2015-03-11 09:16:04)
标签:
佛学孙少安田福军黄土路遥 |
分类: 观星 |
黄土埋不住的光泽
——再观电视剧《平凡的世界》
看《平凡的世界》,脑海里不时钻出电影《黄土地》《人生》的影像和旋律,被来自西北黄土高坡的气息所弥漫,不由自主地便置身其中,回味自己走过的路,有时竟至潸然泪下。百听不厌的“信天游”,就像一粒饱满的种子,深深地种到了我的心田里。哀怨、忧伤、缠绵、质朴、温婉……这不就是人生吗?孙少安、孙少平、田福军、田润叶、田晓霞,他们是我的父辈或同侪,他们是黄土地上的“梦之队”。
尤勇饰演的田福军是一位领导干部,他没有官僚习气,没有市侩作风,他有梦想,他的梦想很具体,具体到冒着热气,就是原西县的人不能老吃不饱穿不暖,不能老是黑面馍馍,他一门心思要让老百姓过上舒心的好日子。王雷扮演的孙少安,他的梦想更具体,更简单,也就是让双水村的乡亲们把黑面馍馍变成白面馍馍,让自己的弟弟妹妹都能体面地活着。因为有梦想,就成为乐观的双水村人,笑对苦难,直面荆棘。田福军、孙少安,站在天地之间,思考自己的村庄、自己的县,影响着周围。他们有韧性,有耐力,一根筋,不浮躁,脚踏黄土,一步一个脚印。
袁弘饰演的孙少平有知识有文化,有先进的理念,他不甘于命运的安排,心比天高,但是残酷的现实,一次次如海浪般冲刷他,让他在绝望、希望之间来回折腾,渐渐走向成熟。他没有变成鹅卵石一般圆滑的人,他活得有棱有角,他把所有的苦难都背起来,所有的苦水都咽下去。他的言行里,少抱怨,少晦涩,少颓唐,萦绕在心头的是他要改变命运的梦想。
佟丽娅饰演的田润叶,初看容让温顺,骨子里透着陕北女子的执拗与刚烈。她执着于自己对孙少安的爱,一尘不染,不为权贵所动,有黛玉不染污秽之风。她的选择,不被大多数人所理解,更可能为“高富帅”“白富美”们嗤笑。在物质贫乏的年代,梦想坚定得不近人情,殊为不易。作为女性,那样无奈的选择,甚至比男性更难,更悲壮,她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看电视剧,我更同情田福军和孙少安的委曲求全,为了让上游村给地处下游的双水村放水,孙少安以近乎“自杀”的自残方式与邻村人对峙,让人心生怜悯。为尽可能多为老乡办点事,田福军忍气吞声,甘愿受辱,让人心生好人难为之叹。他们是老百姓的“活菩萨”。也正是有了这样的“活菩萨”,人间才多一些温暖和光亮,黄土坡上才多一些绿色和生机。
漫漫黄土,埋盖了多少梦想。有人说,每一座坟墓下面,都埋藏着一部精彩的小说。是啊,我们的先辈在这黄土地上哭过,笑过,闹过,也耕耘也收获。我们的文学家、艺术家们了解他们多少?记住他们多少?写出了他们多少?想想这些,就觉得路遥之可贵,路遥的价值是永恒的,因为他扎根黄土,知道黄土的滋味,知道底层人活得累,他没有在苦难的人们面前闭上眼睛。我一直记得他在《早晨从中午开始——〈平凡的世界〉创作札记》中的话:“对待自己的工作,不仅严肃,而且苛求。一种深远的动力来自对往事的回忆与检讨。时不时想起青少年时期那些支离破碎的生活,那些盲目狂热情绪支配下的荒唐行为,那些迷离失落的伤感和对未来的渺茫无知。一切似乎并不遥远,就发生在昨天,而眼下却能充满责任感与使命感,从事一种与千百万人有关系的工作,这是多么值得庆幸。”
路遥是“把写作和生活、生活和写作视为同一件事情”的,“直到最后一息都忠于神圣天职的人”(别林斯基语)。目下,像路遥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大家都变聪明了,谁如此,谁就是傻子。让人感叹的是,操持《平凡的世界》电视剧的这拨人,摸到了路遥文字的筋脉,他们满腔热忱塑造的剧中人物,都有股劲儿,能排除一切干扰,踏平困境,根绝犹豫,义无反顾地前行,以自身的光泽,照亮自己。我为之点个赞。至于演员演技上不到位等问题,另当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