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机会让给年轻人----再说高仓健
(2014-12-03 07:50:20)
标签:
娱乐年轻人高仓健机会学院奖 |
分类: 观星 |
把机会让给年轻人
——再说高仓健
何谓大明星?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人,高仓健就是。作品有目共睹,单说其做人。据日本媒体报道,2002年第25届日本电影学院奖,高仓健凭电影《萤火虫》获得最佳男主角称号,他拒绝了,愿望就一个:把机会让给年轻人。2013年,又获得电影学院奖,他再次拒绝。我敢说,这个老人会一直活着,像富士山,也像泰山。
日本电影学院奖,不值钱吗?不是。这个奖又称日本电影奥斯卡,1978年创立,由日本奥斯卡奖协会主办,是日本各大电影奖中唯一通过电视直播颁奖典礼的奖。拒奖后,接受媒体采访,高仓健说:“到现在为止我拿到过各种各样的奖项,不过现在的我就算不拿奖,也会作为演员继续努力。但是,对年轻人来说拿奖是一种鼓励,我希望把奖让给他们。”
机会是稀缺资源,有定数的,比血都贵。所以,我们经常听到的话就是抓住机会。年轻人,有精力,缺的就是机会。作为已经占有过机会、也充分享受过机会的功成名就的人,能自觉地拱手让出机会,确实很可贵。高仓健在为明星示范,为大众示范。
高仓健是坐在飞机上看风景的人,坐在飞机上,往下看,一切都是渺小的。喜马拉雅山不过是一个点,黄河不过是一条线,太平洋不过是一个面。坐在飞机上的“高度”,是修养所成。有了这个高度,就能发现自己的渺小,看淡了自己,就会想方设法去成就别人。
而有些大明星,经常坐飞机,却没有一点“坐飞机”的感觉,死抱着机会,好像把机会给了年轻人,自己就不能活了似的,什么奖都去抢、去争。有些角色,从专业角度讲,明显弱于年轻人,还去抓住最后的机会。
老年人,往往有种错觉,我不老,我还年轻。让年轻人干,我不放心。其实不是。再就是看不惯年轻人的“张狂和莽撞”,其实呢,是忘记了自己年轻时的“张狂和莽撞”。可以肯定地说,对年轻人反感得越厉害,说明一个人衰老得越厉害。正因为这个青春方阵出身有点儿“野”,有点儿不正宗,才不会亦步亦趋,才不会中规中矩,才不会四平八稳,才可能挑战权威,挑战自我,放出自己的光泽。年轻人有想法,有看法,有自己的做法,有自己的活法。他们肯定有缺点,有不完美之处,但他们的缺点是在成长路上的缺点,彰显的,潜隐的,感性的,理性的,都有。他们的缺点很容易变成亮点,进而成为优点。
功成名就的明星们,把机会让出来,并不是没有了机会,进一步说,就有了更大的机会,更大的潜心艺术创作的机会。山东有位小说家,年过七旬,近十年来,国内的各种文学奖项,他都不主动参评。他的观点与高仓健一样,让年轻人去比赛吧,我老了,就好好写写小说吧。他最近发表的几篇小说,非常结实,有穿透力。我觉得这就是他出让机会得到的回报。
老年人宽容年轻人、呵护年轻人,经常表扬鼓励年轻人;把自己的经验,特别是把自己的失败教训说给年轻人。这是美德。我尊敬的老前辈、大众日报高级记者许学芳,有一次给年轻记者搞培训,就讲了“我写稿的失败经历”,我听了很受启发。许老师有本作品集叫《记者坦白》,有坦白的心态,方为健康的心态。自己把失败的经历说出来,就给年轻人创造了成功的机会。“后继有人,多好啊;他们干得比我们漂亮,多好啊。”每次许老师都用这口气说。
我本人很愿跟年轻人交往,尤喜跟年轻人出差(求求年轻人,忍一忍,可别烦我啊),每次出差回来,我都学到好多东西,有技术上的,语言上的,生活态度上的,等等。我从他们身上借到了“青春”。如有有利于年轻人的机会,我愿多提供给他们。
当然,年轻人也该尊老。前几天坐公交车,一上来,就有一个背书包的小孩子给我让座,我一惊,原来也到了有人给让座的年龄,但坐着总有点儿别扭。硬着头皮坐了一站路,终于有个白发老人上了车。我赶紧起来让座。没想到老者笑道:“老老实实坐着,你们年轻人上班不容易。我这是免费的,站站吧。”我又被老人摁着肩膀,忐忑着坐下来。老人的一句话,驱散了初冬的寒冷。看着老人笔直的身姿,清澈的目光,想起帕斯的诗句:“抚摸太阳、雨水和时间的皮肤/向绿色的枝条仰望,/倾听叶子水一般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