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正拾琼瑶唾涕,恶心!
□
逄春阶
上期说到我看不惯李连杰和所谓“阮痴”冯满天的“哭”,其实呢,我更看不惯的是琼瑶制造的“哭”。说看不惯是轻的,应该是非常厌恶。只要看到琼瑶剧,就本能地跳过,因为她虚构的那些浪漫化、疯狂化的病态故事,是真受不了。
但是,我讨厌,我排斥,并没阻挡别人喜欢,琼瑶已经成为绕不过去的存在。妻子看琼瑶剧,有时看得泪眼婆娑,当她很入迷地盯着荧屏时,我就默念古人的话:“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我尊重“琼瑶党”,但就是讨厌琼瑶。
我在7年前曾写过《绕不过去的琼瑶》一文,其中说:“琼瑶浅薄,说明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浅薄;琼瑶甜腻,说明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甜腻;琼瑶虚假,说明我们这个时代不乏虚假。”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琼瑶的那些东西,竟然还有人抄袭,模仿,拾其牙慧。谁这么脑残?网上人呼之曰“于抄抄”,大名于正。
为了写这篇小文,在妻子的指点下,忍着在电脑上看了几集《梅花烙》和湖南卫视正在播的《宫锁连城》。比较着看,略懂了些:在《梅花烙》(以下简称《梅》)中,沈海蓉饰的福晋为保地位以女换子,在《宫锁连城》(以下简称《宫》)中,王琳饰的福晋也以女换子;《梅》中王爷娶侧室福晋,成风波源头;《宫》中也有这样一位二夫人;《梅》中福晋无子,怕被妾威胁地位,《宫》中福晋也是无子,也怕被妾威胁地位;《梅》中马景涛饰演的皓祯,有一位原配兰馨兰公主,《宫》中,陆毅饰演的恒泰原配也是一位公主;陈德容流落江湖,实则是王府格格;袁姗姗也是流落江湖的格格……不看了,一惊一乍的桥段相同,卿卿我我,勾心斗角,乱七八糟。一句话,就是有琼瑶味儿。我觉得《宫》不光像《梅》,还像《还珠格格》呢。
宫斗剧看多了谁都会编,我也会编。妻子说,你别瞎吹了,你编编试试,你能编得像琼瑶一样精彩吗?抄袭,就省劲了,剧情和剧情大都是一个模子,只是换个人演而已。难怪,琼瑶继
4月15日向广电总局举报于正抄袭其《梅花烙》后,28日下午,再度发布声明,宣布已正式委托律师控告《宫锁连城》侵权方,将正式启动法律程序追究侵权方的法律责任。
琼瑶剧确实很烂,可是,再不好,起码是原创。从这点考虑,我同情琼瑶。明目张胆涉嫌抄袭,很没出息。你有本事,就自己编;不会编,你抄,也抄点档次高的,抄琼瑶的烂剧,还不够丢人的,太没有技术含量。
如果于正在艺术上有自己的追求,因为是探索,不小心跟琼瑶阿姨撞车了,还可给予点同情。我分析看,他连半点都没有。他在有滋有味地拾琼瑶之唾涕,真是恶心!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某著名作家(老先生去世了,就不点名了)获全国奖的中篇小说涉嫌抄袭契诃夫的《草原》,他的另一篇小说抄袭了俄国作家蒲宁的小说《通宵晚霞》。但人家这位作家抄袭,多是抄袭的外国大师级的作品,抄得很有水平。这位作家很有才华,可是就因为抄袭,而为人唾弃。那是上世纪的事儿,作家的羞耻心还是有的。可是,现在不同了。
耐人寻味的事儿正在发生:于正涉嫌抄袭,却让他得大利,《宫锁连城》收视率不降反升,湖南卫视等电视台播得热火朝天。我分明听到了类似流氓的声音从高空传来:琼瑶,你告吧,越告,我人气越旺,琼瑶你帮了我的忙。没文化才说我抄袭呢。
无奈的结局,无言的结局;我讨厌琼瑶,我同情琼瑶。琼瑶阿姨,消消气吧,即使你胜了,又当如何?于正已爆得大名了。将来,找个合适的机会“洗白”自己,不是不可能。做人做事没底线了,一切都如决堤之水,一泻千里。
这正是:于正扬言不算抄,琼瑶穷追不肯饶;越告《宫》剧播越热,谁让阿姨名气高;莫如假寐回远古,白日梦里水上漂。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期分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