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学选:出了名的“工作狂”
(2014-04-17 08:45:43)
标签:
也是零部件父母旗号电话 |
分类: 日记 |
那些年,曾经感动过我们的人和事之十——
崔学选:出了名的“工作狂”
□ 本报记者 鲍青 杨国胜 逄春阶
3月27日,记者漫步潍坊人民广场,只见樱花如雪、连翘金黄,纸鸢翱翔。
这个为民谋福祉的广场工程,凝聚着原潍坊市建设局局长崔学选的心血。虽然已故去五年,但他为民务实的精神仍深深镌刻在家人和同事心中。
在周围人眼里,崔学选平时所思所想,都和工作相关,是出了名的“工作狂”。
崔学选妻子宋伟说,晚上经常看不见他,后来发现他深夜还在客厅写东西。“去了建设局后,周末基本不歇班。有时候正吃饭,想起哪个工地有隐患,撂下筷子就走。”
为让丈夫能“忙里偷闲”,宋伟每在午休时盯着丈夫手机。“我替他‘站岗放哨’,有重要电话就通知他,让他能安心休息。”
一旦有工程在建,崔学选经常忙到夜里两三点。宋伟说:“太忙了,连回家换鞋的时间都没有,我得给他送鞋。”
女儿崔彤说,父亲对生活细节不关注,有时还闹笑话。“一次一家三口超市买东西,父亲提超市篮子就往外走。他平时不去超市,根本不知道篮子不能带走。”
崔学选的确太忙,因为他把一生精力都放在了“务实”上。
潍坊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胡乃峰曾与崔学选共事。他回忆,建设东风西街时,在办公室根本见不到崔学选。“他常坐着民工摩托车,一趟趟察看工程进度。”援建北川时,崔学选事必躬亲,甚至连窗户上缺个零部件都一清二楚。
除了“务实”,胡乃峰对崔学选“为民”情怀也感触颇多。“北川援建,我负责物资保障。武警部队送来30多斤蔬菜慰问,当时我们已半个多月没吃蔬菜了。但崔局长要求把蔬菜分到下面指挥所,指挥部一斤不留。”
胡乃峰说:“崔局长要求‘灾民一天不搬进板房,我们就一天不搬出帐篷’。帐篷白天53度,晚上10度,对身体伤害很大,崔局长以身作则,坚持了下来。”
每年除夕,崔学选都到工地上和工友过年。现任建设局副局长孙占波,在父亲去世后,念及老母亲孤独一人,准备不去工地过年。但除夕那晚,崔学选还是拨了电话:“老孙,你还是来吧。”
崔学选“高标准,严要求”,不仅诠释于工作中,生活里也得到淋漓尽致体现。孙占波说,崔局长来建设局工作多年,同事却没去过崔局长家。“他家里电话我们都不知道,也没上过门。”
宋伟说,家里电话陌生号不接,陌生人不让进门。崔彤说,上大学期间手机丢了,办了新号给家打电话,家里一直不接。最后还是打电话给姥姥,让姥姥转告才有人接。
崔学选父母来潍坊后,同事们至今都不知道住哪。亲戚朋友要帮忙,崔学选一直没有允诺。崔彤说:“舅舅的儿子找工作,爸爸不帮忙,搞得亲戚关系都不好了。但爸爸就是这样一个人。”
孙占波说,崔局长一个老乡,在外打着他的旗号接工程。为此崔局长还专门召开紧急会议,强调凡是打他旗号的都是假的。“他说他没有这样的老乡,没有这样的亲戚,有也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