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烨园写的《马颊河十二月》的评语

(2012-01-07 10:02:24)
标签:

文化

分类: 散文

     泰山文艺奖评完,评委要写评语,我们都推举刘烨园先生,刘先生苦笑着说,不好写,不好写。评语,就是下结论,就是获奖的理由。但还是答应了。他先写的是谭登坤的《马颊河十二月》的评语,我是目击者。刘先生坐在木椅子上,后背靠着木椅背,皱着眉头,苦思冥想,上下嘴唇还在频繁碰触,念念有词,左手指头伸到头发里。右手捏着圆珠笔,笔下的纸片垫在翘起的左腿上。两眼不住地瞅着地毯,好像地毯上有可意的字句,半截烟还在烟灰缸里冒着烟。房间里很静,刘先生鼻翼在动,深呼吸。窗外的阳光照着他的后背,照着他握笔的手,和纸,他要找到准确的表达,找到满意而新颖的词汇。至今思之,依然历历在目。评语是:

   不同于一串串浅坑似的乡村题材创作,这部书,是作者挖掘的一口马颊河的艺术深井。那里有木刻般的细节青砖,有浑然一体的结构、有内在韵律的波纹,有不动声色的诗意色彩,更有热爱的底蕴和土地之子的凝视。

 

  赏析:评语的主要意象是“深井”,围绕深井描述的话语是“青砖”,“结构”、“波纹”,“色彩”。细节青砖,而且是木刻般的,就有了质感,由抽象到具象。“消解或改变了字词的‘字典意义’而使诗句语意逻辑关系移位、断裂或扭曲的地方,就像搭一座桥”(葛兆光语)。刘烨园先生用青砖描述除了散文的内容特色、语言节奏,最主要的是点到了散文作者对散文书写的态度--“热爱”和“凝视”,以及当下散文写作的病象:一串串浅坑似的乡村题材写作。

    挖浅坑,还是掘深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提水
后一篇:提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