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迟暮当什么
(2011-07-27 07:29:35)
标签:
逄林青霞美人迟暮《羊城晚报》奥斯卡最佳影片娱乐 |
分类: 观星 |
美人迟暮当什么
□ 逄春阶
美人迟暮当什么?当作家。这个选择不自林青霞始。记得刘晓庆早就是了,她还是在册的中国作协会员呢。作家有那么好当吗?什么是作家?按一般的解释是,从事文学创作有成就的人。如果说,林青霞是个优秀演员,我承认。但说她是作家,为时尚早。
在我心中,作家的称号是神圣的。作家不是自封的,不是你自己说是,就是了。作家也不是你成了某一级的作协会员就是作家了。作家是大家认可的。你写了很多很多的书,但不一定就是作家。不是作协会员,一样能成优秀的作家,衡量是不是作家的标准,只有作品。而作品也不能只看发行量,不能只看当下的关注度,要看它的思想艺术含量,要看经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优秀作家是那些能感知民间的疾苦与疼痛,不向任何势力妥协,从未放弃批判职责的写作者。
最近,电视上播放了1937年的电影《左拉传》,该片曾获1938年第十届奥斯卡最佳影片。这部比我母亲的年龄都大的电影,让我激动不已。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在巴黎的僻静街区,有一幢简陋的房屋,顶楼里住着作家左拉和印象派画家赛尚。两人生活清贫,但志同道合,创作不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在咖啡馆碰到为躲避警察追捕藏到咖啡馆的妓女娜娜,并替她解了围,使之免于被警察带走。在与娜娜的攀谈中,左拉被其悲惨的经历深深震撼,写出了《娜娜》。左拉一举成名。不久,在法国发生了轰动的德雷弗案件,德雷弗是犹太裔炮兵大尉,因涉嫌间谍罪,蒙冤入狱。面对军方淫威,在利弊博弈中反复权衡的人们退却了,只有左拉站了出来,秉笔直书《我控诉》的檄文,将为当局所忌讳的德雷弗冤案曝光于天下。左拉不可遏止的愤怒和焦虑,一泻千里:“只有一种激情,为了如此痛苦、有权得到幸福的人类的真相大白的激情……”檄文引发一场舆论地震。左拉本人遭到军方右翼势力的非难,被判刑,后逃亡英国。在不明真相的民众的一片“打倒左拉”的声讨中,左拉慷慨陈词:“上下两院、文武两制、无数报刊都可能反对我。帮助我的,只有思想,只有真实和正义的理想……”
我以为,只有左拉这样的人,才配得上作家的称号。作家是社会的良心。“真正的作家应该是面对人类的苦难而痛心疾首的人,应该是为人类的光明而奋不顾身的人,应该是为清除人类前进途中的障碍而敢于抱起爆破筒冲上去的人,应该是为人类自身的病灶而彻夜难眠的人。”这是鲁迅研究专 家李新宇先生说的话,这几句话,经常在我耳边回响。不知林青霞是不是这样的人,想不想成为这样的人。
我也加入了作协,有一段还沾沾自喜,很像那么回事地把“作协会员”字样印在名片上,假装斯文。可是最近略微开窍了。当《作家通讯》杂志按期寄给我的时候,每次都很汗颜。我够作家资格吗?我写的东西,是来自我内心的真实情感吗?我的良知还剩下多少?看到报道的贪官丑行,原来还认真地生气,议论半天,现在懒得说了;看到求告无门的上访者,跪在地上,有时还仔细问问,现在我不问了,我甚至产生了对上访者的厌恶;面对环境污染下乡亲们忧郁的眼神,面对医院里因付不起医药费而洒泪的患者,原来眼睛都湿润,而现在,我的眼睛已经大面积沙漠化,眼窝里已经没有了泪水。我对与我无关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了,仅仅写一些不疼不痒的苍白文字。心已生出老茧。我算什么作家!
中国作协会员近万,每年出版的作品可谓海量,但真正的作家有几个?大家心知肚明。从这个意义上讲,林青霞在迟暮之年,立下宏愿当作家,志向非凡。但是林小姐,作家不是那么好当的,选择了当作家,就没有了闲适和轻松,永远在为追求理想而痛苦,需要付出比保养自己身体多得多的心血,保养健康的心灵,捍卫真理,需要勇气,有时甚至生命。林青霞说做美人很累,殊不知,做一个真正的作家更累,真正的作家是思想的战士,好多作家都累死在了写字台上。可敬的是:他们甘愿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