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宣过誓的人
逄春阶
我1986年初夏入党,填志愿书的时候,我记得激动得手都发抖,面对党旗宣誓,感到庄严而神圣。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差不多把入党誓词给忘了。今年3月,到井冈山干部学院学习。井冈山是我党的精神大山,在这座精神大山上,在雨中,重温誓词,感触良多。
我是一个宣过誓的人,面对党旗,我公开了我的信仰。我就该遵守我的誓言,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食言。不堕落、不沉沦,不懈怠,永远向着高尚的目标。只有这样,你才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一个宣过誓的人必须在乎,而不能马虎。记得十几年前,儿子因我工作调动的关系,也跟着从潍坊某小学转到了省城某小学。入学第一天,儿子就告诉我,这个小学怎么星期一不升国旗?我原来的小学是升国旗的。儿子一脸认真,他妈妈说可能老师忘了吧,说得很不以为然。儿子瞪大了眼睛,对妈妈满不在乎的态度很不满意,小手托腮,使劲想。
第二个周的星期一,儿子的学校还没有升国旗,儿子又对他的妈妈嘟哝。我正考虑是不是找个合适的机会跟学校领导反映一下。面对儿子的在乎,作为成人,不在乎是不行的。结果第三周的星期一,学校升国旗了,儿子高兴地跳起来。他说原来没升国旗,是因为旗杆出了点小毛病。
我觉得儿子不简单,爱较真、爱追问,心中有自己神圣的东西。这就是赤子之心。对这些,我就做不到了。母亲说我小的时候也爱较真也爱追问,可这些良好的习惯或者品德,不知不觉在一天天成长过程中逐渐消失了,变得不爱较真、不爱追问,甚至觉得什么都无所谓,把什么事情都看得很淡。我的童心不知丢到了什么地方,麻木的感觉是什么时候悄悄地爬上心头?
有一天我看到一则故事,心弦被拨动了。故事说: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成年男人到海边散步。他注意到,许多卷上岸的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用不了多久,这些小鱼都会干死的。男人继续朝前走着,他忽然看见一个小男孩不停地在浅水洼前弯下腰去他在捡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他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对小男孩说:“水洼里的鱼太多了,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小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
面对一个个小生命,成人和孩子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即在乎与不在乎,较真与不较真。我为成人那童心的失去而感到悲哀。但是,我还有一个担心,孩子终究是要长大成人的,他们也将会失去童真,失去某些良好的品性,难道一个人的成长必须要以失去童真为代价吗?我想,如果是这样的话,能不能让这种至为宝贵的童真保持得更持久些?
90年前,13个选择了信仰的革命者,平均年龄不到28岁,如同拯救小鱼的孩子,他们要拯救中华民族。悲观者可能会说:受苦人太多了,你怎么救得过来?但是,他们在乎,他们较真,他们执着,竟然唤起了民众,中华民族也就此挺直了腰杆!
儿子又到了入党的年龄,好多的同学都写了申请书。儿子说,入不入,我还没想好,因为这是个大事,不能马虎。我觉得孩子长大了。我尊重他的任何选择。
作为一个宣过誓的人,不能仅仅是在缴党费的时候,才想起自己是个党员,不能仅仅是在填表格的时候,才想起自己是个党员,而该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在乎自己的誓言,在乎自己的言行,保持自己思想和行动上的纯洁,没有一分钟度过的是行尸走肉的时光。
有人说,一个人的信仰,没有经常在怀疑中锤炼是靠不住的,是迷信。执着真理,却又死死地抱着怀疑的态度。过去入党,是要冒着杀头危险的,是要经历生死考验的,这样的信仰,才是坚定的,历久弥新的,永远不变的。和平年代,有着不一样的考验,但考验就需要经受。
一个宣过誓的人,脑子永远在思想,心永远在感受,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
我党90年,不就是一直这样走过来的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