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爱看挂满泪珠的荧屏

(2011-05-11 07:12:34)
标签:

娱乐

主持人

大众网

荧屏

分类: 观星

                             不爱看挂满泪珠的荧屏

——再观选秀类节目

 

                                                   □ 逄春阶

上周观星文章《调侃老实人,于心何忍》发表后,被挂到大众网的“大众论坛”,引来热议。大众网编辑希望我能给以回复。我说,感谢关注,文章不是针对哪一家电视台来的,我批评的是一种现象。需要补充的是,除了不爱看选秀节目调侃老实人的评委和主持人外,还不爱看挂满泪珠的荧屏。我真怕选手和亲友团流泪,尤其怕白发老太太的泪水,怕失怙失恃孩子的泪水。

  说大部分选秀节目常常泪洗荧屏,一点不过分。不信你看看吧,包括咱省内某些选秀节目在内,哪里是选明星,简直是在选哭星,谁会哭,谁就能晋级,晋级后,再哭(当然,落选后也有哭的)。这里面,的确有人很会哭,表演水平很高,但更多选手的眼泪,是被引导出来的。

  荧屏泪滔滔,主持人和评委“功不可没”,他们专门戳选手的心窝子。比如,有个女童选手比赛完,主持人就问了:想妈妈了吗?一问,不要紧,小女孩立即眼泪涌出。然后,开始说,爸爸去世了,妈妈是下岗职工,但还是陪我天天去练琴。如何如何。下面的观众就跟着哭。而后评委再戳一下子:给妈妈说句话吧?孩子又眼泪婆娑地说:妈妈,您辛苦了……看到这些,我眼睛也湿润了。但冷静想想,本来小孩唱歌快快乐乐的,你主持人和评委却忍心坚持不懈地戳人家的伤心处,干吗呀这是!

  我真搞不明白,选手们怎么多是“苦大仇深”?有父母双亡,奶奶抚养的孩子;有身体严重残疾,而坚持唱歌的帅哥;有丈夫婆婆不让唱,自己带着孩子上台的家庭妇女……当这些选手说出来自己的悲苦的时候,我心里由衷地敬佩他们,在逆境中还坚持着自己的爱好,确实不容易。我感叹命运对他们不公,社会对他们不公。但转念一想,为什么不阳光一些呢?干吗非要对着镜头哭诉呢?原因是,赚点评委的同情分,不赚白不赚。最后还是转到了评委那儿,评委喜欢看人家哭,看人家在那里抹泪,他们高兴。

  最要命的是“获奖感言”,我现在都不敢看了,我有点神经过敏了。一听到“获奖感言”,就能想象到哭的样子。赶紧换台,或者把电视关掉。获奖者那个哭啊,鼻涕一把泪一把。我宁愿相信那是真实感情的流露,一路走来,过关斩将,甘苦自知。偶尔流露一下,情有可原,但在大庭广众之下,一哭再哭,至于吗?

  年轻一代的泪腺真发达。你哭,我比你还会哭,互相比着。过去有个老话,叫“娇女泪多”,娇女爱流泪,因其娇惯,现在男爷们也成了娇女,嘴一撇,立马流上了。“男儿有泪不轻弹”过时了。20075,我写过一篇类似的文章《黄金周拾得眼泪一大筐》,4年过去了,我依然坚持我的观点:“用展示脆弱的方式来证明你优秀,这是一种滑稽;电视镜头老盯着流眼泪的人拍,说严重点,是心术不正;用廉价泛滥的眼泪来支撑一个栏目,更是沙上垒墙。这种选秀,客观上也测出了我们当代年轻人精神和意志上的脆弱。我要说的是,电视选秀这种模式,不但没有对年轻人的脆弱进行必要的警示和提醒,反而利用他们的脆弱,张扬他们的脆弱,以博取别人的同情……试想一下,这种被眼泪‘泡’制出的偶像会对年轻人产生怎样的影响,不言而喻。这种选秀除了选出会哭的‘秀’才,增加收视率以外还有什么意义?

  我之所以看好朱之文,除了他的歌声外,还赞赏他的坚强,他的经历也完全可以大哭,父亲早逝,仅仅上了三年学。但是他没哭,他给人的表情始终是微笑着的,说起搬砖、种麦子,都是笑着的,但偏偏这些经历是辛酸的。有个叫abi的大众网友说:“有时候看看主持人问老朱的话,简直就是逗着玩,老朱倒好,配合的()很好,!”老朱一直是微笑着配合,就是没哭。如果他抹着眼泪,抽泣着说:“我爸爸早去世了,我没法上学了……”那就俗了。

  导演、评委、主持人不是不可引导选手哭,要掌握火候,要尊重人家。主持人杨澜说,有时主持人必须知道何时闭嘴。她采访经济学家林毅夫,25岁那年因为坚信中国最终的出路在于大陆这一边,抱着两个篮球泅海从金门游到大陆。后来成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杨澜问:“你现在取得的种种成就是否达到了当年你父亲对你的期许?”林毅夫听罢沉默了,继而哽咽无语。因为他的父亲在台湾临终时他却因为还戴着“投匪”的罪名而无法见最后一面。杨澜不忍心再问下去,她选择了沉默。

  我真想劝选手们几句,泪水当流时则流,别把眼睛当水龙头。导演、主持人、评委让你用泪洗荧屏,那有点犯贱,咱不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提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