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提水白石泉

(2011-04-26 07:06:15)
标签:

文化

分类: 日记

    今天起来稍晚。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信然。6点半,去白石泉提水。人很多。在洗尘养心亭西侧,有几个七八十岁的老太太不知在做什么功,而在亭内,穿白练功服的姑娘在放着音乐打太极。两代女性姿态之不同。

   蔷薇花还还没有,路又要修了。这条路大概一月一修,真是怪了。

   夏承焘先生曾为弟子讲绝句的特点,归纳六字法:“少、小、了;常、藏、长”

   少:从时间上说是过程短暂;从空间上说,就是画面干净。如,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小:指借细节或琐事来表现诗旨。如,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了:指语言明明白白,不但一看便知,最好一听就懂。如,《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间又逢君。

  常:指常见,常有,带普遍性。如李白的《静夜思》

   藏:就是含蓄,耐人寻味,贵在尺幅有千里之势。如,王昌龄《闺怨》: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长:指韵味悠长,情意绵长,即所谓一唱三叹有余音也。

  怎样的诗才算“长”,读来仿佛能听到吟唱者叹息的诗,是也!如刘禹锡《杨柳枝》: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据《文史知识》2003年第4期,绝句的兴起与特点》作者蔡义江。昨日下午去某地读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