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农民工不开口
(2010-11-24 08:24:27)
标签:
刘刚、王旭帕米尔高原《春天里》娱乐 |
分类: 观星 |
沉默的农民工不开口
——观“旭日阳刚”的《春天里》
王旭和刘刚目前成了“旭日阳刚”组合,出现在央视《星光大道》和浙江卫视《我爱记歌词》等节目里。我看到报道,王旭蓄了胡须,他说:“央视《星光大道》导演让我留的胡子,说这样上镜。” 我不很怀疑王旭和刘刚的农民工身份,但称他们流浪歌手可能更准确,称他们在表演农民的状态更准确。下苦力的农民工没工夫唱,尤其没工夫到网络里这样唱。
刚开始流行在网上的《春天里》的那段视频,还有一点质朴,后来的翻唱,王旭和刘刚眼里的酸楚和无奈已被稀释。或者说,他们已找不到农民工的感觉了。现在网络爱贴标签,一贴上,就是你了,比如农民工歌手,比如犀利哥。但简单的标签,事实上屏蔽了好多复杂的东西。农民工是被代言被代唱的群体,因为他们是最弱势的,任你怎么糟蹋,怎么编排,他们都不会吱声。赵本山一系列小品不都是在拿农民开涮吗?什么“不差钱”,什么“卖拐”“卖车”,什么“捐款”,那些农民是什么形象,大家一看便知,好吃懒做,爱贪小便宜,甚至是坑蒙拐骗,是歪瓜裂枣,二流子,这是当代的农民形象吗?但是,农民没反驳,你说就说吧,我该怎么做人还怎么做人,该怎么干活还怎么干活。其实呢,农民也不是不想反驳,是没地方反驳。到哪个地方说理去?这就是农民,像土地一样无言,一直沉默,是作家王小波说的容易被忽略的“沉默的大多数”。
好多人听了《春天里》,听王旭光着膀子手拤烟卷嘶哑地唱到“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那时光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时,都流泪了。这的确唱出了农民工的心声,也描述出农民工的命运。我可能心肠硬,听了这首歌没流泪,眼睛也没湿润,只是有那么点儿心动。为什么没有流泪?我见过真正的农民工。真正的农民工,好像不这样。要是给他们拍照片,录像,他们都是要穿得很整齐,不会光着膀子,叼着烟卷,衣服尽管是破的,或者洗得发了白,但也要整整齐齐地穿着,他们会把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不会让人看到邋遢,甚至悲苦的一面。他们是内敛的。我记得有一年秋天,到帕米尔高原采访,在海拔 4700多米的冰天雪地的边防哨所,那里一般人喘气都困难,天空中连一只飞鸟都没有,在那里站岗,最难耐的还有寂寞。我们见到了山东临沂农村来的一个小战士,他站岗已经两年多,一直没有回过老家。电视台记者想给他录个镜头,让他给老家的父母说句话。他微笑着摆手,我问是不是有纪律,不让拍。他哆嗦着嘴唇,嗫嚅着说:“不……是,我不想拍。”他向我们打一个敬礼表示感谢,但我看到他转身的刹那,抹起了眼泪。我知道,他是怕拍下来,电视上播出去,让老家的父母看了心疼。那一刻,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看着他朝着哨所走去的背影,脚下靴子踏雪的沙沙声好长时间萦绕在我脑际。他不是农民工,他是农民子弟兵,骨子里也有农民的质朴,炽热的情感埋得很深很深,深到你一粗心,就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