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方式
调结构·百姓身边的故事
高速公路服务区:卫生间让“动线”生金
本报记者
薛广乾
逄春阶
本报通讯员
安荣
细心的旅客可能发现,在济青高速公路青岛、潍坊、淄博服务区,上厕所花的时间长了,原来直接进,而现在要走一段路,听着轻音乐,穿过超市。8月5日中午,在大雨中,记者来到济青高速公路潍坊服务区。租赁经营该服务区的南仁湖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郑荣意说,我们投资1000万元进行改造,看好的就是“动线”。“动线”指的是从停车场入口到厕所的旅客行走线。
原来的服务区,餐厅、超市、厕所,是各自独立的单元。南仁湖集团去年4月份接手经营,第一件就是打通这三个单元,使其成为一个整体。第二件是,拉长“动线”,原来从入口到厕所,直线距离是
13米,旅客上完厕所就上车。现在设立了两个入口,分别离厕所35米和55米,过道两侧是超市、自助餐厅。实行人性化改造,郑荣意动了不少脑筋,他说,我宁愿多一些经营成本,也要“宠坏我的客人”,你把他宠坏了,他去别的地方就不习惯了。
从邯郸到烟台去旅游的司女士一家,中途在潍坊服务区歇息,司女士说:“我们要到烟台去,本来就到厕所方便一下,看到超市这么多好东西,购买欲就上来了。”司女士买的是潍坊萝卜和一些小吃。记者看到,在自助餐厅,300多个座位已经坐满。
在潍坊服务区过道超市萝卜专卖区,来自奎文区的周俊玲正在忙活,她说:“原来每天卖200多根,现在每天卖到800多根。一根是5块钱。”
潍坊服务区办公室主任谭月华,对比前后变化,她说:外柜多了,品种多了,营业收入也多了。现在,潍坊服务区每天客流量1万多人,如果开发出他们的购买欲,这将拉动很大一块消费。
下午记者来到淄博服务区,在周村烧饼专卖柜前,收银员王彩荣告诉记者:到下午3点半,大半天卖了2000多块钱。淄博服务区监管办的孙丰田说,原来超市不在“动线”之内,你吆喝旅客,旅客都不理你,现在售货员只要微笑,顾客就来了。
记者了解到,“动线”拉长后,仅潍坊服务区,半年新招60多名员工,随着业务拓展,他们还将继续新招员工。
山东高速集团服务区管理公司总经理助理裴锋说,“动线”拉长,拉动消费和就业,方便旅客,还有两个直接效果,一是服务区正成为各地展示自己形象的窗口,比如潍坊的萝卜、风筝,临朐奇石,周村烧饼、淄博陶瓷等等涌入旅客眼帘,让他们瞬间了解当地特色文化,并愉快购买特产。二是缓解了司机的疲劳驾驶,原来上厕所时间是3分钟,现在拉长到一刻钟。
农行潍坊分行金融理财师盛洪伟说,服务区超市和出租摊位物品价格比社区超市价格要高,如果价格一致,那么服务区吸引力就会更大,旅客出行就不会专门到社区购物了。
南仁湖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郑荣意说,
把超市、店铺、餐厅都整合在卫生间周围,构建“开放式消费空间”,这些因素原本就是服务区早就有的因素,只是我们打通了它们的“任督二脉”,消除了彼此的分离状态。
山东高速集团一直注重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在服务区管理上位居全国前列。对此,济南金智源企业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王占坡表示,发展服务业不一定需要很尖端的科技,不一定需要很昂贵的投资,相反,需要的是智力投入和经营策划,需要软科学的支持,更需要的是开放的心态,敢于引进先进的业态。记者从山东高速集团服务区管理公司获悉,他们正在总结南仁湖经验,下一步有望全面推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