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憾与“狗儿爷”缘悭一面

(2009-09-08 21:51:37)
标签:

林连昆

狗儿爷

娱乐

分类: 观星

                   憾与“狗儿爷”缘悭一面
                              ——悼林连昆

                                                      □ 逄春阶

     喝过茅台,方知好酒味道;赏罢名角,始悟艺术真谛。林连昆主演的话剧《狗儿爷涅槃》,我看过光碟,也看过电视。刘锦云写的剧本也读了几遍。我最想看的是林连昆现场怎么演。我还想看他和濮存昕等一起演的《鸟人》等。知道林连昆先生有病,不能登台,但心中总有个渴望,不看林老演,见见也行,我总想问他点什么,他那满脸沟壑里,该藏着多少人生秘密。不料,9月7日下午,78岁的林连昆先生走了。与“狗儿爷”缘悭一面,是我一生遗憾。
    傅雷先生生前,一直叮嘱儿子傅聪,要到剧场看戏,不能看碟片,在现场看,艺术上是完整的;看碟片,走味,就像看印刷的画家作品集,没有了原作的质感。我看的《狗儿爷涅槃》就是碟,应该说也是走味的。聊以自慰的是,虽没看到真人,但也多少捕捉到了林先生的一点神韵。话剧话剧,就是靠话来塑造人物,刻画人物,林先生对节奏的把握,那真是火候,狗儿爷一上场就来了:“说咱狗儿爷上炕认得媳妇,下炕认得鞋,出门认得地——不对!这地可不像媳妇,它不吵闹,不赶集不上庙,不闹脾气。小媳妇子要不待见你,捏手捏脚,扭扭拉拉,小脸儿一调,给你看后脊梁。地呢,又随和又绵软,谁都能种,谁都能收。大炮一响,媳妇抱着孩子、火燎屁股似的随人群跑了。穷的跑了,富的也跑了。地不跑,它陪着我,我陪着它……”闻其声如见其人,狗儿爷特殊的性格,对土地的特殊情怀,随着句句白话自然地暴露无遗,又使观者感受到蕴涵丰富的背景。剧本本身好,加上林连昆先生演得好,两好一加,是好上加好,可谓“好马配好鞍”。刘锦云先生的剧本韵味无穷,像封坛数载沉埋地下的老酒,一朝掘出,芳香四溢;林连昆先生的表演则真实自然,准确适度。在戏曲表演上有个高境界叫“不瘟不燥”,他晚年的表演应该是达到了。
     最让人震撼的是“哭坟”,那是有800多字的长篇独白,是土地被“归大堆儿”时老人的自语:“咱们的地没啦,爹!那不是我的酒。是他的——李万江的酒,他提来的,满满儿一壶。李村长是好人,是恩人,给咱们这么大脸,不能不喝。他一杯,我一杯,我一杯,他一杯,小酒壶一打跟头,酒净了,人醉了,就都没了!不是没了——李村长说——乡长指示,咱村要‘一片红’,人家都红了,你狗儿爷不能当‘黑膏药’……”我对着剧本试验过一回,就是背诵那长篇的独白,半天也背不过,更不要说要表现出狗儿爷大半生的亦悲亦喜、喜中有悲、悲中有喜,对过去的留恋,对现在的无奈来了。我想,我如果见了林连昆先生,头一个问题就是要问,狗儿爷那段咏叹调您是怎么背过的?狗儿爷、李万江、金花和嫂子,四个人全靠您一人叙说,怎么拿捏的?难哪!整出剧以狗儿爷为叙述主体,经常出现一些独白式的长篇叙述。除了哭坟,还有陈述“割芝麻”一节就有400多字,“护门楼”一节有500多字。当年首演时,林连昆是56岁了。这个坎儿是怎么过来的?其苦又有谁知!
     梁秉堃先生曾在写回忆林连昆的文章中用到一句话:“我们赞美诗人不是因为他说了什么,而是他让我们感知到了许多没有说出来的东西。”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是高境界,真正的诗人是如此,林连昆的表演也如此。北京“人艺”,在我心中是最牛的!因为她有好编剧刘锦云,有好导演林兆华,有好演员于是之、林连昆们。
    济南军区话剧演员邵峰近年来涉足小品表演,有了些名气。记得几年前在全省戏剧家协会换届会上我们坐在一起,他对我说,知道吗?我做梦都想演话剧,那演着过瘾啊,那是最见功力的。小品是小儿科。我说小品是话剧的指甲盖儿,他说,是!
   下一步我想看梁冠华主演的话剧《狗儿爷涅槃》,梁冠华和宋丹丹、杨立新等都是林连昆先生带出来的。梁冠华曾饰演过《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的张大民。只要是北京开演,我就请个假,专程坐火车去买票看一场,就看梁冠华的“狗儿爷”,以了却我的一个心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