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必须要有一个地方作为起点

(2009-07-17 14:14:19)
标签:

福克纳

杂谈

分类: 日记

    福克纳在《密西西比》的结尾表达了他对故土的难舍感情:“深深地爱着这里虽然他也无法不恨这里的某些东西,因为他现在知道你不是因为什么而爱的;你是无法不爱;不是因为那里有美好的东西,而是因为尽管有不美好的东西你也无法不爱。”

    这短话表达了福克纳的复杂感情,他钟爱自己邮票般大小的故乡,那是他的起点,正如舍伍德·安德森嘱咐他的:“你必须要有一个地方作为起点:然后你就可以开始学着写。”“是什么地方关系不大,只要你能记住它也不为这个地方感到羞愧就行了。因为,有一个地方作为起点是极端重要的。你是一个乡下小伙子,你所知道的一切也就是你开始自己事业的密西西比州的那一小块地方。不过这也可以了。它也是美国;把它抽出来,虽然它那么小,那么不为人知,你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就像拿掉一块砖整面墙会坍塌一样。”

  莫言也谈到故乡,他说:我想作家与故乡的关系——古今中外的所有作家都无法回避开这个问题,一旦谈到他的创作,要读他的书,要对这个作家进行一个深层的了解,就无法离开他的故乡对他的影响。至于我的家乡,山东高密东北乡,确实有这么一个地方,确实有高密县,我的小说里的高密东北乡和现实差距非常大。有很多我的读者看到我的小说以后,真的买了一张火车票,真的寻找那片高粱地,寻找那片我小说里所描写的地形、地貌,去了以后,真的是大失所望。实际我觉得我不是骗了他们,而是他们把小说当成了真实。我小说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是文学的概念,是建立在真实的高密东北乡基础之上,它已经大大扩展了,它实际是虚构的东西,这就像美国的作家伏克纳,他也有一个虚构的故乡,包括中国很多作家也有虚构的故乡。

   “关于高密东北乡,出英雄好汉和王八蛋的地方,这是我《红高粱》里面的原话,也就是说对我这样的一个作家来讲,谈到故乡,已经不像我们五十年代、六十年代那些老作家一样,满口都是歌颂之词,一谈到故乡就谈到热泪,就一片赞歌。我认为故乡对我来讲,它确实让我爱的非常深,也恨的非常深,是让人爱恨交加的地方。我对故乡的感情跟我对土地的感情是完全一致的,土地养育了我们、承载了我们,是我们的立身之本,立命之本,同时土地也耗干了我们世世代代祖先们的血汗,我们从有了劳动能力开始,就面朝黄土背朝天,一直到我们变成一个老的不能动的人为止,土地对我的回报有时候很慷慨,有时候相当吝啬,有时候给我们提供粮食让我们生存,有时候劳动一年我们颗粒无收。一旦谈到故乡,谈到土地,我这种感情非常复杂,正因为这样,我才能产生文学,如果我对土地没有半点抱怨,这个文学是不真实的,是虚假的,如果我对故乡完全恨没有爱在里面,也是不真实的,爱的越深,恨的越切,反过来也一样。

  莫言对故乡的态度跟福克纳是一样的,那就是一直站在爱恨交加的立场上,包括抽象的故乡和具体的故乡都是这样。

  作家的亲身经历像移栽的树上的土一样,这是最宝贵的资源,但是很快耗干,你就要从新的土壤里面继续汲取营养。我现在看起来把所有的故事都放在高密东北乡,事实上很多故事是我在北京、天津经历到的,甚至我从国外电影上看到的,从外国作家书里读到的,从电视新闻里看到的,后来所有的故事都来自别人的故事,这样我才能持续不断地创作,我的资源才可以不被耗尽。
     莫言的好朋友天达药业的老总张世家说,莫言就是在高密东北乡建一个文学共和国,莫言就是皇帝,而共和国的首都就是高密东北乡。他可以在那里天马行空,杀人放火。好事做尽,坏事做绝。

  那是个坚定的起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