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梅昌胜:期盼掏钱看演出成风尚

(2009-07-02 09:48:27)
标签:

杂技

导演

杂谈

分类: 新闻

一线对话

   省杂技团正在精心打造杂技主题演出晚会,特邀湖北省歌舞剧院院长梅昌胜加盟制作。梅昌胜曾担任亚运会大型乐舞《火凤凰》编导,多次担任央视春节晚会特约编导,2007年任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总导演、大型交响乐《长江》执行导演。7月2日,梅昌胜在济南接受了记者独家专访——

 

     梅昌胜:期盼掏钱看演出成风尚

 
    本报记者  卞文超  逄春阶

 

     舞蹈演员出身的梅昌胜表情生动,全然看不出50岁的年龄。谈话兴起之时,麻辣直言,配合丰富的肢体语言,透出荆楚文化特有的爽快味道。

    (t) 领导带头买票看戏

    记:湖北省的演出市场近年来比较活跃。
    梅:湖北的琴台大剧院、湖北大剧院、武汉大剧院、田汉剧院以及高校的剧院里,都经常有演出。湖北的演出市场在全国处于中游偏上的水平吧,也是最近几年情况开始变好的。
    记:是什么促使了湖北演出市场开始好转的?
    梅:我觉得“八艺节”(全国第八届艺术节)在湖北的举行带来一个巨大的转变。原来湖北的演出也是以赠票为主,谈不上有什么大的经济效益。2007年“八艺节”上,来了不少有实力的院团剧目,演出开始全面市场操作。
    进行市场操作也是省领导提倡的。八艺节上,一位省领导就自己掏钱去买票看戏。他说:我就是来看戏的,没必要通知其他方面,不然保安什么的都来了。武汉的记者抓住了这个事情做了报道,结果反响很大,各方都觉得:哦,领导都自己掏钱看演出了,自己也不好意思打电话到院团来要票了。
    就全国来看还是上海的演出市场最好,在上海,自己掏钱请人看演出,感觉就像请客吃饭一样平常。我最盼望什么?让掏钱看演出成风尚。

    (t)走市场,必须打品牌

   记:2008年10月,你担任总导演的歌舞剧《大三峡》在国家大剧院演出成功,据说当时出现了一票难求的局面。
    梅:这个最初我们也没有想到。我们到了之后,有老乡打电话说要来看演出,我们跟国家大剧院的人联系,工作人员说:对不起,三场演出的票都已经一售而空了。国家大剧院有一套很棒的营销团队。后来我们自己想办法,高价从别人手中买回了几张票请老乡看的演出。
    记:很多人会觉得能进国家大剧院的演出一定值得一看。
    梅:对,国家大剧院选演出的要求很高,已经形成了品牌。当时《大三峡》的交响乐伴奏用的是现场伴奏,对舞台音响技术要求很高,现场处理得很好。后来大剧院还给我们颁了个奖,因为我们现场所有的表演都是真实的,不存在任何假唱、放录音的情况。演出的成功,让我们明白,走市场,必须打品牌。

(T)揭秘杂技主题晚会

    记:我们了解到,杂技主题演出目前仍处在策划阶段,作为总导演,脑海里有没有轮廓?
    梅:昨天和山东的专家讨论这件事,一直到晚上两点,现在可以说这台晚会已经有了框架。晚会初步定名为“风情齐鲁”,大体分成四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齐鲁英豪版块,展示齐鲁大地上的英雄气魄和英雄群像;第二个板块是风俗板块,展示风土人情特色;第三板块是“蓬莱仙境”,这块用浪漫的手法展示山东的自然风光;最后是“未来板块”,是对当下对将来的展望。
    记:设计这台晚会必须对齐鲁文化有深入的了解。
    梅:是的,我正在征求山东专家们的意见。我在北京舞蹈学院学习时,主修的就是山东的鼓子秧歌、海阳秧歌。这些舞蹈多棒!那节奏,那力量,(生动地表演起舞蹈动作)真是非常有感染力。舞蹈虽然是抽象的语言,但它积淀着深厚的风土人情,能够体现当地居民的动作状态、语言状态。
    山东是文化资源大省。在解放初期,山东的杂技在全国是排名第一的。山东的话剧、民乐等都是值得深入挖掘的资源。
    记:你多次担任过大型演出的导演,在进行创作时,最怕的是什么?
    梅:以前,最怕创作过程中,听到指令性的要求,受到条条框框的干预。还有就是怕创作团队内部不和,这样不可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再就是怕演出资金不到位,演员头上每一块头巾都是要花钱的,没有足够的钱很多想法实现不了。但现在,各级文化艺术主管部门的领导都懂得按艺术规律来要求,尊重艺术家的追求,让我们这些创作者感到欣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