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4月27日
(2009-04-27 09:08:07)
标签:
书博会文化 |
分类: 新闻 |
培育国际知名出版传媒企业
柳斌杰解读新闻出版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
■ 所有省市区和大学所属的图书、音像和电子出版社及其他经营性出版单位,今年年底前要全部转制为企业。中央部委所属的148家出版社明年年底前也要全部转制为企业,一部分要实现脱钩、重组
■ 数字出版产值已达530亿元,与传统出版平分秋色
■ 建设几家地区性物流中心,推广连锁经营,形成现代化的出版物发行主渠道
■ 引导和规范民营文化工作室的经营行为,鼓励国有出版单位与民营文化工作室以多种方式合作发展
□ 本报记者 逄春阶 于国鹏
4月25日,在第十九届全国书博会“中国出版发展论坛”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发表了《中国出版业的重构与展望》的主题演讲,对重构出版新格局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做了清晰解读。
今年4月初,新闻出版总署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新闻出版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提出了重构出版新格局五大任务:一是全面完成所有经营性出版单位的转制任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形成一套有效率、有活力、有竞争力的微观运行机制;二是以市场为手段,以资本为纽带,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的战略重组,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培育一批大型骨干出版传媒企业,打造新型市场主体和战略投资者;三是深化公益性出版单位的改革,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要求,真正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单位为主体的出版公共服务体系,更好地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四是进一步加快出版传播渠道建设,规范出版产品物流基地建设,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健康繁荣的现代出版物市场体系;五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真正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调控有力、监管到位、依法行政、服务人民的宏观管理体制。
实现上述五大任务,柳斌杰强调主要落实以下五条措施:
一是在微观体制上要精心设计分类改革。所有省市区和大学所属的图书、音像和电子出版社及其他经营性出版单位,今年年底前要全部转制为企业。中央部委所属的148家出版社明年年底前也要全部转制为企业,一部分要实现脱钩、重组。
二是加快转变增长方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出版生产力。以传统出版向现代数字出版转变为例,社会已经进入数字阅读时期,数字阅读在大幅上升,出版社如不转变,就是死路一条。截至2008年底,我们的数字出版产值已达530亿元,是2007年的两倍还多,已经与传统出版平分秋色。由总署批准建立的国家动漫出版产业发展基地已达12个,产业基地的孵化作用成效初显。以“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国家动漫振兴工程”等为代表的国家重大工程带动战略正在加紧实施。
三是推进联合重组,培育一批出版战略投资主体。要在三到五年内,培育出六七家资产超过百亿、销售超过百亿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型出版传媒企业,培育一批导向正确、主业突出、实力雄厚、影响力大、核心竞争力强的专业出版传媒企业。同时还要在三五年内,培育几家大型出版物发行集团公司,建设几家地区性物流中心,推广连锁经营,形成现代化的出版物发行主渠道。
四是全面构建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进一步加快包括农家书屋工程、全民阅读工程、国家重点出版工程、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工程、文化环保工程等在内的新闻出版“惠民工程”的建设进度。
五是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大力支持出版业改革发展。根据出版业的特殊性、复杂性,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改革发展的优惠政策,新闻出版总署还将和有关部门协调出台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另外,总署将制定和实施出版资源向改革到位的出版传媒企业倾斜的政策,特别是对大型跨地区骨干出版传媒企业,通过鼓励上市、银行信贷、境外投资、扩展业务等优惠政策支持其尽快做大做强。我们还将扶持非国有相关企业发展,针对普遍关注的民营文化工作室问题,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已按照“积极引导、择优整合、加强管理、规范运作”的原则,引导和规范民营文化工作室的经营行为,鼓励国有出版单位与民营文化工作室以多种方式合作发展,打通发展的通道,为出版业实现大发展大繁荣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平等竞争机会。
按照改革进程,到2010年底,重构工作的转企改制将基本完成,出版业新格局的基础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