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对大众日报更多了些崇敬”

(2009-01-04 22:45:11)
标签:

杂谈

“我对大众日报更多了些崇敬”
2009-01-02 08:13:00 作者: 来源:
                                     ——元旦“报史展”见闻
    □ 本报记者 逄春阶

    1月1日上午 10 点半和下午4点,记者来到省博物馆,在纪念大众日报 70 周年报史展暨名家书画作品展展厅,看到展板前、实物区展柜前、作品前都有人在仔细观看、留影。据报史展、名家书画作品展工作人员统计,自开展以来,参观游客累计有6000多人次。

    四川省巴中区恩阳镇 38岁的沈金玉领着他的家人来到展厅,仔细观看记者在地震现场拍摄的照片,并小声给孩子讲解,当看到“发挥优势,做强品牌,回报社会” 展板上大众报业集团直接为四川灾区捐出了 500 多万元的款物时,他对记者说:“你们不光报道地震情况,还捐了这么多款物给我们四川灾区。我看了很感动。我来济南打工 15 年了,山东人对我们很好。”

    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的付庆军老师带着孩子来看展览。他说:“研究山东新闻史,离不开大众日报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大众日报史,就是现代山东新闻史的最精彩篇章,她在各个时期,都有杰出的表现,无愧于山东舆论的领唱角色。”

    单县农机局干部刘洪福说,我看了 30多年大众日报,可以说,大众日报伴随着我成长。上世纪60 年代我在省劳动厅技校上学,感觉报社的楼也小,人也少,就大众日报和农村大众两张报纸,现在已是今非昔比,壮大成集团了,但大众日报报道民生、关注民生的本色没变。”

    驻济高校的志愿者讲解员刘小玲对大众日报创刊号很感兴趣,她仔细跟记者询问创刊号印刷的前前后后,然后把创刊号跟实物展区里展览的挑过创刊号的扁担、发行过创刊号的张之佩同志的烈士证放在一起跟游客讲述,受到游客的好评。刘小玲说:“我是山师大历史文化学院的,我对创刊号着迷,是因为我觉得在山沟里,70 年前能印出报纸,简直是奇迹,因为报纸往往诞生在都市里。这是创举。”

    老报人张庆昶看完展览对记者说,我们新闻工作者天天忙活,就跟蜜蜂一样,采集信息,传递光明,记录别人,很少有自己的身影,这是遗憾,但也是欣慰,记录了别人,也就记录了自己。

    济南市铁路局职工姜玉礼领着9岁的外甥女孙嘉琪来观看展出,他说:“ 早年读大众日报多,晚年读齐鲁晚报多,通过看展览,很受教育,大众报业发展到今天,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留下了无数人的心血,我看到有 530 个烈士为这张报纸牺牲了,心情很沉重,看展览,让我对大众日报更多了些崇敬。”

    轻骑集团77岁的退休职工奚临基也表达了同样的感受。

    济南市千佛山中学的崔东方在妈妈陪同下来到展厅,仔细看了半个多小时,崔东方说,我爸爸也是记者,原来看着他这里那里跑,觉得没什么,可是,这次我从创刊号,一直看到结束,觉得干记者很辛苦,我对爸爸和他的同行们更多了些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