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教我学“囧”字
逄春阶
从网上看到13个大牌明星做“囧”表情。“囧”这个字,我真不认识。先看表情吧,一看,原来是明星们的一些鬼脸,有刘德华、徐静蕾、章子怡、小S等等,那些平时俊俏的脸面变得丑态百出,很另类。
问年轻的80后同事,说是“囧”念jiǒng,并说这是网络上很流行的一个词。什么意思呢?她说,在网络文化中,囧的内小“八”字视为眉眼,“口”视为嘴。它的内涵就是:
1,作为头,表达沉重的思想;
2,作为脸,表达浪漫与激情;3,常常表示郁闷的表情;4,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变态猥琐。总之,“囧”的网络语义该是非常态。
我赶紧找来《汉语大字典》、《辞源》等查了一通,果然有这个字。《辞源》说,“囧”意思是窗透明,引申为大明。《汉语大字典》说,“囧”,明亮貌,也作“冏”。两本辞书同时把江淹的诗句作为例句,来解释“囧囧”的意思。这两句是:“囧囧秋月明,凭轩咏尧老”。
如果不是明星的“囧”表情,我恐怕一辈子也不会记住“囧”怎么念。网民救活了一个已经死去的字。
对“囧”的来源,我认可《广州日报》的解释:说起囧的流行,必须要提到“Orz”,这种看似字母的组合并非念成一个英文单字,而是一种象形的符号,在日文中原本的意义是“失意体前屈”,代表一个人面向左方、俯跪在地,O代表这个人的头、r代表手以及身体,z代表的是脚。日本人最初在网络上,例如在电子邮件、IRC聊天室以及即时通讯软件中广泛使用这个符号,表现他们失意或沮丧的心情。
祖国宝岛台湾的网民受到“Orz”的启发,用“囧”替换掉了“O”,使得日文中的“失意体前屈”的头部具有了更加写意的表情,写作“囧rz”。
有人把“囧”称之为“21世纪最牛的一个字”;在百度的帖吧里出现了一个“囧吧”,跟帖无数,众多的人用这个字开设了博客,比如有的叫“一日一囧”。甚至有人用它开始做生意,据说,某大学西门外有一家“囧”字奶茶店,门店上方的招牌上,印着大大的“囧”字,让南来北往的人不时停下脚步,奶茶店老板的目的达到了,“竞争激烈,奶茶主要面向学生,肯定要时尚一点了。”奶茶店老板一开口,就知道他是典型的网络达人。写个生僻字,让90%的中国人不知道如何读,那显得多有学问!
“囧”在网络的使用,俨然成为一种新兴的次文化。这种新兴的次文化,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比如,现在就有网络成语新造词典,把最近发生的一些典型事例,用成语给以固定下来,很有意味。最新成语中“正龙拍虎”最吸引人,好事者给出的解释是:①
意指某人或某集团为利益驱动做假,被揭穿后还抵死不认;②
特指那种社会公信力缺失状态下的民众心态。词义解释后有典故,有例句,完全按照编辞书的体例,传神而不失内涵。我想新成语“正龙拍虎”,很可能跟“怙恶不悛”“狐群狗党”等成语一起载入《中国成语大辞典》的修订版。看着新造的成语,不禁感叹:网络深似海,网民有高手啊!
明星的“囧”表情,可能让紧张的明星暂时放松放松,平时老端个架子,自己是粉丝眼里的偶像,其实很累很累的。世界上大概最累的活就是端架子,所以适当“囧”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啊。
忽然记起画家黄永玉写过的句子:“不能笑,也不能哭,只能回到家,趴在被窝里,对着老婆做个鬼脸。”他写出了人生的一个尴尬态,我想如果黄永玉在被窝里的表情,应该是“囧”表情吧?
囧,既古老,又时尚,是古今的一次对接,可能是一次有缝隙的对接,也可能是一次延伸性对接,但这个对接,是一种娱乐心态的精彩呈现。“囧”的魅力,我说不清楚,但我对第一次发现并使用这个字的人产生了浓厚兴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