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关注谢东什么
逄春阶
据《新京报》报道,昨(5)日,涉嫌吸毒的歌手谢东被解除拘留。拘留期间,围绕谢东的新闻突然转向,主要是王朔跳将出来,在博客上抛出《问侯哥》,说谢东是侯宝林的私生子,呼吁侯耀华救自己的弟弟。接着,有报纸报道相声演员奇志又磨刀霍霍地要找王朔理论,用的题目是《奇志不满师爷侯宝林受辱,欲代侯耀文告王朔》,然后,奇志又出来发表声明,说报道失实,等等。一时间,谢东“吸毒”的成分淡化了,而他的身世却被强化。假如蹲在拘留所里的谢东看到报道,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当然,如果是谢东让王朔去披露的,那另当别论。
王朔的“博”文《问侯哥》是颗重磅炸弹,小文不长,却写得感情充沛,论文气,绝对超过王朔自己的小说《我的千岁寒》。你看王朔说的:“侯耀华!论年龄你是我哥,我是你弟,今天弟弟要问你了:谢东是不是你们老侯家人?他可长得比你像你爸!您弟弟在外这么受人欺负您就一声不吭?……明告你,谢东这事你要装糊涂、躲,从今后你也别出来混了,出来就啐你,没你这哥,连你那文弟一起啐!你信吗?”字里行间透出一种莫名的激情,这种激情,我嗅着都有点幸灾乐祸的味道。王朔对花边新闻的挖掘,真可谓是穷追不舍。他的尖锐,一如批评“知道分子”,一如痛斥“80后”。尖锐使他有人气,人气给他壮大胆,使他愈加尖刻,愈加有恃无恐。我注意的是,假如王朔所言是事实,侯耀华又能做什么?谢东是犯了法的人,你怎么救他?他自己吸毒,自己不争气,怎么能算“在外这么受人欺负”?吸毒不抓,那就不算被欺负了吗?你让侯耀华去托关系把谢东解救出来,那不是罪上加罪吗?
侯耀华、侯耀文兄弟不接招,奇志却被扯进来,新闻报道继续朝着谢东的身世问题展开。我发现,好多网民发文,觉得小谢成了弱者,对谢东多了些同情,而少了些谴责。到了这份上,吸毒的事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谢东、王朔、奇志,甚至已经过逝了的侯宝林先生的人气大增。他们突然被激活了,只要跟他们有关的陈芝麻烂谷子统统链接上了报纸的版面,传到了网站的首页、跳入了电视的画面。我看到有网站别出心裁,还把侯宝林的照片跟谢东的照片放在一起比较。然后是各种声音都出来了,数不清的博客七嘴八舌,唾沫星子乱飞;数不清的娱评家从宏观谈到微观,从感性判断到理性判断。我突然感觉明星们和某些媒体像屎壳郎一样,有滋有味地滚着屎球,越滚越大。只是,“吸毒”的事实不沾边了。
我们到底该关注谢东什么?他的被抓,是因为吸毒,而不是因为他的身世。犯了法,不管是谁,不管是谁的孩子,都要受到惩处,这是根本问题。公众人物,更该洁身自好才是。可是,禁毒的主题被无端干扰,王朔在这个节骨眼上开大口,不知有何动机存在?王朔的作为,是不是借人家的丑闻忙活自己的事呢?
我看到报道,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的官员石建春透露,明星吸食毒品,以前也有但没曝光,现在媒体的参与,对明星吸毒起到了很好的舆论监督作用。“这样做可以使他们远离毒品,对明星们也是一种解救。”遗憾的是,在“6·26”国际禁毒日来临之前,想很好地利用谢东事件,对演艺界这个涉毒高危人群进行警示一下,却被“私生子事件”给搅了,搅成一个花边新闻。
通过谢东吸毒事件,我发现,明星们跟普通人不同,普通人最怕有丑闻,脸皮薄,丑闻一露头,觉得无地自容;而明星们则恰恰相反,他们对丑闻,有种按捺不住的期待,一旦丑闻被炒起来,就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炒得越邪乎越好,闹得动静越大越好。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人气。今年2月,郑少秋在参加《荣归》电视剧开机仪式时,其中说起与沈殿霞所生之女郑欣宜被负面新闻所包围时说:“消息无论好坏,只要见报就好。”可以说,郑少秋的态度,就是绝大多数明星的态度。
小文还未结尾,又见媒体报道说,谢东的吸毒也是为了炒作。果真如此,那玩笑可开大了。借吸毒来炒自己,就是以追蝇逐臭为乐,以吮痈舔痔为荣,那真叫脏!叫恶!叫贱!这一切,跟自己是谁的孩子关系不大。
2007年6月5日 耐烦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