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旭不是林妹妹
逄春阶
“红楼”选秀正热闹着,陈晓旭去世了,这个“巧”赶得有点儿悲凉。我跟陈晓旭都是42岁,作为同龄人,真有物伤其类的感觉。
有消息说,陈晓旭有个遗愿是建立一个慈善基金会,把遗产这样来处理,很可敬。我想说的是,陈晓旭还有一种遗产,那就是她塑造的林黛玉形象。
我不知道别人看《红楼梦》时脑子里怎么想象林妹妹,我就觉得林妹妹神态、长相就是陈晓旭,陈晓旭就是林妹妹,这个印象太深太深了。人人心中都有林妹妹,陈晓旭给我们提供了带有自己气息的独特的“一个”。这一方面丰富了《红楼梦》,但另一方面也限制了《红楼梦》,没看陈晓旭扮演的林妹妹前,我读《红楼梦》,想象的林妹妹是我一个初中女同学,这个女同学并不漂亮,主要因为她说话细声细气,如蚊子哼哼,我就那样给对号了。可是自从有了陈哓旭,我就把我这个女同学忘了。林妹妹被定格了,对我来说,在阅读上是个不小的损失,我的想象受到了干扰。
据了解,“红楼”选秀将继续进行,本周末将决出黛玉组全国3强,到时肯定少不了泪水。我想说的是,选手们不要仅仅用泪水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要表演出林黛玉的“悲伤”。不哭,有时比哭还具有震撼力。当下,选手们更应该从悲痛中走出来。
选手们该明白,你们演的是林妹妹,而不是陈晓旭,模仿陈晓旭,这条路肯定走不通。不能被陈晓旭的形象框住。著名演员焦晃说过:“表演不是简单的自我表现,是要从自己的身上长出另一个人来。要用全部的心力来控制,连脉搏、气息都要不一样了,才能把假想的东西变成真实的感受。”长出另一个人来,就得从原著里去体味,从字缝里去琢磨,从节奏里去把握,只有自己的体味真正到家了,也才能真正长出另一个林妹妹。
陈晓旭影响太大了,给许多的选手带来了超越的难度。我认为,她们最大的难度,是真正从心中把陈晓旭请出去。真正确立这样的观念:陈晓旭不是林妹妹,要暂时把陈晓旭忘得一干二净。演得越不像陈晓旭,也许越接近林妹妹。
陈晓旭演的林妹妹将长留在我的记忆里,但我又有个奢望,就是通过选秀,选出另一个个性鲜明的林妹妹来。我送给选手的话是:“艺术真谛:独一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