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火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咳嗽吗
逄春阶
新华社的消息说,7月1日晚,中国京剧院在河南省人民会堂演出了革命历史题材剧目《江姐》。程派青衣张火丁在演唱“红梅赞”一段中突然咳嗽了几声,现场顿时一片寂静。张火丁乘灯光变暗之机,转身用手中的红旗掩面,但咳嗽并没有停止,有两句唱腔没有完整唱下来。演出结束后,演员们依次上场谢幕,最后登场的张火丁深深地向观众鞠躬。她眼含热泪说:“我对不起大家了!这是我从艺以来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请求大家原谅!”随后,她招呼乐队回座,坚持把没有唱完整的“红梅赞”一段再唱一遍。当张火丁“补唱”完后,观众全部起立,掌声持续了5分钟之久。而此时的张火丁谢绝献花,向台下深深地鞠躬后含泪退场。
我曾经采访过张火丁,她是个不错的演员。这次演砸了,挺遗憾。观众这次原谅了她,也是因为看在平时她表现不错的份儿上。但她不能原谅自己,应该找找原因,是不是有点浮躁呢?是不是参加各种演出太多而精力不济呢?我认识一名京剧演员,资质不错,可是忙于整天走穴,有些拿手的段子竟然唱不上去了,现在处于不尴不尬的境地,很可惜。是不是张火丁重视不够呢?这次是在河南人民大会堂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你也会这样吗?
演唱中失误是戏剧演员的的大忌。过去的戏迷讲究得很,对演员水平要求极高,其精于曲目的功力令人惊叹,他们考量京剧的细腻程度到了不允许艺人出丝毫差错的地步,只要唱法、身法、板眼上稍有疏漏,必喝倒彩,决不留情面。个别“戏混混儿”甚至会骂出很难听的粗话来。演员们很为此而苦恼,上得台来都小心翼翼。据京剧艺术家周信芳女儿周采芹回忆,过去京剧演员地位低下,如果哪一点演错了,蛮横的看客会把戏院砸了。有一次,一位名演员上场时,因为替另一位演员“救场”而站错了位置,羞愧难当,竟从此告别了舞台。1939年冬,京剧老生奚啸伯在天津演出《杨家将》,因时间太晚,未带夜审潘洪,台下立刻通声(旧时戏院中最粗暴的一种喝倒彩方式)四起,退票之声不绝于耳,紧跟着果皮、茶壶、茶碗飞上了台,整个戏院乌烟瘴气……几小时后,天津《庸报》幸灾乐祸地赫然登出了一则消息:《奚啸伯挨茶碗》。张火丁算是幸运的,她生在新时代,遇到了宽容的新观众,她及时补救自己过失的行为,还得到了观众的赞许。
喝倒彩是表达意见的一种方式,尽管方式有点儿激烈。叫我说,喝倒彩也有一定道理:花钱买票听戏,是来悦目悦耳悦心的,你技艺不高或精力不济,演得让人难受,还不允许人家发泄一下不满吗?现在的事实是,娱乐圈有点儿膨胀,不允许评头论足,不允许吹毛求疵,不允许喝倒彩。我演你就听着,演好演孬要看我的心情孬好。因为歌迷说没听过他的歌,“小天王”周杰伦居然气得脱下袜子,并在袜子上签名写道:“这个袜子有点臭,配你的嘴刚好”。你说这算什么人呢?!陈凯歌拍了部破《无极》,一个女记者问他如果结果并不是自己预期的那么好怎么办时,陈导竟大动肝火。这算是什么人呢?!拍得差还不允许人家说了。娱乐圈乌烟瘴气,真真假假,是是非非,糊糊涂涂,哭的笑的闹的叫的泡的告的,低三下四的,趾高气扬的,指桑骂槐的,颐指气使的,指鹿为马的,真是凡所拥有,无所不有。面对演艺圈那些素质极差的人,我们还不该喝倒彩吗?!喝倒彩是让他们长长记性!如果不喝倒彩,他们将为所欲为,继续奔跑着走向邪路。
张火丁不接受送的鲜花是对的,说明她还比较清醒。她还有进步的空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