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专访 |
新年展望·荧屏2006(3)
历史正剧《大河颂》“颂”出激情
《怪才刘焕之》“怪”出悲喜
逄春阶
元月2日上午,记者在电话中采访了电视剧《大河颂》编剧俞智先先生,他证实《大河颂》已经在去年底杀青,并说这部戏应该是2006年观众期待的好作品。
《大河颂》集中讲叙了清康熙年间君、臣、民一心治理黄河的故事,相较之当前汗牛充栋的清宫剧,该剧以“治河”这个角度切入故事,以真实历史事件作为载体。剧中刻画和叙述了青年皇帝康熙,治河官员靳辅、陈潢、于成龙等一大批克己奉公的官员和数以万计的黄河两岸百姓们的光辉形象与动人事迹。
俞智先先生说:“ 原来写帝王一般都写他们的武功,不写他们的文治,比如说《康熙大帝》,是从铲除鳌拜以后就平定三藩,平完三藩打葛尔丹,打完葛尔丹打台湾,打完台湾也就完了,因为写武功好写,有敌人要打战,真刀真枪打起来也好看,写文治不太好写,一不小心就写成了纪录片。现在的古装戏无非或是讲宫廷争斗、或是讲戎马生涯,我们一直想突破这一点做个内容和样式都比较新的东西,以黄河为点切入,很好。因为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所以在这个剧中有个象征意义,治理黄河就是治理中国,‘黄河清,则天下靖’,在治理中国的过程中也需要象治理黄河一样的上下一心,需要决策者的英明,需要公务员们的齐心合力,在治河期间,一张张坚毅而饱经风霜的脸庞,一双双生满老茧的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他们的命运都和黄河交织在一起,围绕着治河这个关系中华民族命运的大事所产生的一系列故事应该会是比较好看的。从当初立意于写青年的康熙到最终定位在治河人物群像上,始终倾注着一种情感。
历史正剧《大河颂》“颂”出激情
元月2日,我省军旅作家于波告诉记者,由他创作的30集电视连续剧《怪才刘焕之》即将开拍,预计在今年下半年由央视播出。这部电视剧追踪的是清朝嘉庆年间,宰相刘墉(即刘罗锅)之子刘焕之磨难重重、险象环生的足迹,通过曲折跌宕、情趣横生的场面和情节,描绘出他那独特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生,从而折射出人性中真善美的光辉,也揭示了某些晦淫晦盗的世态人心。围绕着真假刘焕之的命运变化,朝野上下各类人物纷纷卷入故事漩涡中。其中,有人格复杂的皇上,有老谋深算的尚书,有品性迥异、各逞心术的贵妃,有偷梁换柱的大山贼和身手不凡的侠士,有豪爽不羁的僧人和至纯至爱的道姑,也有心地善良的樵夫、老妪、衙役等平民百姓,甚至还有一条极尽忠诚而又通人性的大狗。
前一篇:阎连科 奉献《母亲是条河》
后一篇:不仅为齐秦的乐手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