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经济》的总编李智勇说:吴沫是魔女。我赞同。
吴沫乃江苏宜兴人氏,数年前寄居东莞。其形象似古陶都紫砂壶丰润妖娆,其才情光芒四射!喜欢她的文字:轻灵秀丽,温润感性,与其肥而不腻的体态形成反差;喜欢听她谈艺术:天南海北,纵横捭阖,融会贯通,营养丰富;喜欢听她谈创意:天马行空,恣意盎然,理想丰满,异想天开。在东莞,一堆商业机构与她有关:吴沫艺术策划有限公司、第五时尚艺术馆、爱艺术咖啡馆、方孜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出入界文化艺术有限公司、醉衍艺品牌管理公司,等等。
魔女之意指其拥有呼风唤雨,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
才女吴沫本为优秀的策展人、画评人、收藏人,来东莞摇身一变,成为艺术改变产业的振臂高呼者,成了将国际一流公共艺术引入东莞的幕后推家。
2014年10月20日,“自然混沌”矗立于东莞虎门黄河中心大厦绿地广场。此为世界级艺术大师阿纳.奎兹历时一年打造的30米高的公共艺术作品。
比利时艺术家阿纳.奎兹在国际上被喻为“先锋派交界艺术家”,为全球顶级品牌LV御用“装置大师”,其作品遍及纽约、巴黎、哥本哈根、黎巴嫩、巴西等世界各地。2010年,其作品“火焰”落户上海,“自然混沌”是阿纳.奎兹在中国的第二件作品。
此项目由吴沫一手策划。能说服黄河集团的老板投入上千万接受“自然混沌”,说明吴沫魔力十足。经济下行期的民营老板个个精明透顶,惜金如命,要说服他们投资公共艺术难上加难。
虽然,从“自然混沌”诞生之日便争议不断,网路上不少观众因看不懂而百般调侃。
在我看来,公共艺术乃城市文明的窗口,世界顶级艺术家作品的出现绝对能提升城市的文化品味与城市形象。争议促使我们反思:我们生存的城市公共艺术环境是否太单一太恶俗了?我们习惯了具象的、低端的、传统的公共艺术,面对抽象的、先锋的、前卫艺术显得手足无措或极不适应?我们的审美能力与趣味是否存在问题?为何阿纳.奎兹的作品在上海不会受到铺天盖地的非议呢?
在我的建议下,吴沫他们去年12月在岭南画院召开了“自然混沌”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对这个年度最大的文化事件进行研讨。
魔女的戏法还在延续。
本月18日,世界级的临时装置艺术“真实虚构电影院”中国巡展东莞启航。
东莞市中心的三个户外街头放置了乳白色如集装箱大小的“电影院”。进入黑色的空间,耳边听到特别筛选的音乐,通过一面墙可以观赏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人好奇往里面张望,形成独特有趣的景观。此为奇妙的体验。在这里看电影与一般电影院相比,形式类似,内容迥异。电影院提供虚构的、精编的故事。而这里看到的是真实的、流动的、节奏缓慢的、景致单一的镜头,需要毎个观赏者根据个人体验去感悟生活,去丰富剧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一部非常自我的电影。
独特的临时装置艺术由国际知名策展人克劳斯.李特曼与荷兰观念艺术家由布.科里唯京联手打造,之前在巴赛尔、苏黎世、波恩、里卡诺等西方城市亮相,观者如云。此次首度进入中国,第一站选在东莞。
开幕式上,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潘新潮高度评价此项目,认为它使东莞的公共艺术直逼“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使务实的东莞增加了浪漫,让世人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莞。
潘常委是众多愿意为吴沫站台的领导之一。当天许多领导、艺术家来到现场为魔女捧场。
开幕式很热闹,全国各地几十家媒体来到现场,长枪短炮,镜头频闪。魔女的脸上始终荡漾着幸福的微笑。
魔女对我说,她因爱情来到东莞。东莞幸甚,因为她,东莞的公共艺术上了台阶,越来越多的世界级艺术家为我们的城市争光添彩,正在努力打造“文化名城”的东莞需要和感谢吴沫,但愿东莞多一些这样的魔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