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肠亦叫香肠,以肉类为原料,配以辅料,置入动物肠衣,再经烘干、熏干或晒干而成。
一方水土一方人,各地制作腊肠方式方法有一定差异。我的老家湘西喜欢将辣椒注入腊肠,且以稻草点燃灭明火出烟熏之,味道香辣。
本人根在湖南,生长在广东,接触广式香肠最多。广式香肠以猪肉为主料,加上食盐、曲酒、酱油、白糖等佐料腌制后灌入天然肠衣,再经烘干、晒干。其色泽明亮,皮薄肉嫩,鲜香美味。
原来在广州读书工作生活,知道广州腊肠中“皇上皇”品牌最响。八年前来东莞,感觉东莞腊肠真的比广州腊肠好吃!美食家沈宏菲先生说过:东莞腊肠可能是中国最好的腊肠。
东莞腊肠与广州腊肠相比,首先形态各异:广州腊肠细长;东莞腊肠短粗,呈椭圆形。
东莞美食大咖黎平告诉我:浑圆短粗的造型,利于阳光下充分受热,肠内之肉不致于太干燥,水分充足,蒸熟后可整条食之,一啖一个,有爆浆的感觉,香醇爽口。
其次,东莞腊肠制作比较“守旧”,尤其一些家族企业,坚持古法泡制。比如强调手工制作;肉要选新鲜的,且要土猪,最好选猪后腿肉;酒要用杏花村陈年汾酒;酱油要选头抽;肠衣选猪小肠,等等。绝不偷工减料,制作精益求精,令东莞腊肠口感极佳,美名远播。
我总结“莞式服务”八个字:价廉物美,童臾无欺。东莞腊肠似乎能充分体现!
东莞腊肠品牌众多。刚来东莞,满大街见旗峰腊味,其前身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成立的市食品公司,后被私人承包,曾获“广东老字号”称号,牌子响,销量大。
濑粉与腊肠乃厚街美食品牌,厚街腊肠的代表人物叫陈什根,他经营的家族品牌叫“鑫源”,当地政府扶持力度大。60多岁的根叔曾入选文广新局颁发的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统人物称号。
近几年,麻涌镇的“肥仔秋”风声水起,口碑极佳。三年前认识专为腊肠企业供应肠衣的蒋氏兄妹告诉我,“肥仔秋”的腊肠质量好,食之果然名不虚传。此为家族企业,掌门人叫钟松焕。
当然,真正能代表东莞腊肠的应该是“矮仔祥”,其为高埗镇的吕氏家族四代祖传腊肠。据说,东莞腊肠呈短粗型就源自“矮仔祥”第一代传人吕佳,他个子矮,平时担着腊肠上街叫卖,长腊肠易拖地沾染尘土,于是妻子建议其改为短粗型,延续至今,反而形成东莞特色。
1999年中山大学外语系毕业的美女吕衬婵,于2007年接管家族企业,创建真宜食品有限公司。黎平对阿婵赞赏有加,认为她有文化,在坚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保守,敢创新,使“矮仔祥”更加适合当代人的口味。
“矮仔祥”成为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且成为唯一岀口香港的东莞腊肠品牌。
本人去过阿婵的企业,品尝过“矮仔祥”的腊肠,真的好香。
好东西不怕卖广告。如果有人问我东莞腊肠什么牌子好?我理直气壮告诉他:矮仔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