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观察·莞谭——莞式人情味

(2013-09-18 15:45:30)
分类: 文化观察之莞谭

      中秋将至,送月饼之风日盛,每家可能都收到一些,同时也送出不少。其实,有多少月饼能吃进人的肚子呢?香港有环保组织年年对此调查,最新数据显示:去年中秋后香港平均每个家庭丢弃四分之三个月饼,总丢量推算为179万个。大陆只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

      中秋送月饼,年终送挂历,曾经属于中国式习俗的两大浪费。如今,挂历愈来愈少人送了,而月饼浪费依然持续。

      光送月饼也就罢了,借节日请客送礼,大吃大喝,亦成习俗。在东莞,往年离中秋还有一个多月,热闹的序幕已拉开,几乎每晚都有饭局,单位之间互相宴请,席间觥筹交错。好在今年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公务应酬骤降,轻松许多。只是民间朋友之间的小圈子交往依然不少。

      中秋及月饼文化体现了中国式的人情味。

      我曾在微博上发表喜欢东莞的十大理由,其中之一:人情味浓。

      或许东莞从原来的农业县变成世界工厂的地级市时间不长,或许东莞纯朴低调,厚德务实,热情好客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

      东莞有其独特的人情文化。

      在这里,吃饭用公筷很普及,互相夹菜成为习惯。尤其主宾在第一道餸上来时,肯定会为左右的客人夹菜。

      在这里,喝酒喜欢“打炮”,即将红酒杯架于另一个同样大小的红酒杯之上,倒酒至未溢算一炮。其量少则一两,多则二三两,相互之间以此拼酒,足见酒风之豪爽。而且,东莞人宁愿自己喝多,也要陪客人喝好。所以,许多北方人来东莞才发现,东莞人喝酒恰似南方的北方人。据我多方了解,“打炮”之发明源自本世纪初的虎门镇。

      东莞盛产荔枝,桂味、糯米糍品种靓,味道好。东莞人喜啖荔枝。好嘢要让朋友们分享。每逢荔枝丰收时,遍邀亲朋好友前来品尝,如过节般热闹。

      东莞的道滘镇美食多,尤以裹蒸粽出名,每逢清明时节吃粽时,道滘人就会送特产给朋友们。

      东莞水乡片有吃一种候鸟的习俗,每逢年底,政府民间都会请大家去吃鸟,有人戏称为“小鸟外交”。

      东莞人的手信意识强,朋友之间来访,带手信必不可少,送筐水果、送袋土特产也要送。

      ……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浓浓的人情味体现了一种爱心,一种关怀,一种温情,一种感恩,它使人与人之间容易贴近容易交心也更加和谐,使我们的城市更加温暖。

      越来越多的外来人进入东莞,耳濡目染,入乡随俗,学习与传承着莞式人情味的传统;同时,我也听到一些东莞本土人说:东莞的人情味越来越淡了。

      是中国人情文化的充分体现。当然,现代社会需要人情味,但泛人情化的问题值得警惕。人情大于一切,因为人情而丧失规则、制度、公平、公正,造成潜规则盛行,甚至靠人情牟私利,肯定会影响城市的健康发展。

      一个城市,如果有关系的就可以无所顾忌,为所欲为,没关系的人则会始终有一种恐惧感,那就麻烦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