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谭军波
谭军波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595
  • 关注人气:2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  学——蜻蜓点水美国行之四

(2009-10-28 13:02:59)
标签:

杂谈

分类: 生活随笔

同学特亲

有三种情况下,陌生人之间特亲: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下过乡,即同学、战友与农友。

同学时,年纪轻轻,活力十足,思想单纯,没有挣钱,不必利益冲突。自然,此时建立起来的关系最纯洁最健康,历久弥新,永不凋谢。

同学之情如老酒,越陈越香。

到美国,非常想见老同学,可惜他们居住的城市离我所到的7个城市均有相当的距离,加之行程安排得满满的,没有多余的空间去自己支配,无法与他们见面。不过电话打了不少,刚去那几天,几乎天天晚上与同学保持通话。

我在美国的同学至少有10个以上。广州花都秀全中学的中学同学有3位;曾雄钦、陈玲、龙秋云。雄钦前些年回大陆,我们还见过,近几年失去联系。陈玲是一位皮肤白晰身材苗条的女同学,其大学未毕业就去了美国,初去时还收到她的信,后来也断了线。秋云一直未有联系。而中山大学中文82级同学的大概有7个在美国,我至少与其中5位较熟。

 

冯同学

首先打电话给冯同学,她上班,其母接电话。其父在旁边,一听我介绍曾在南方日报工作过,立刻猜到我姓谭,并接过电话与我聊。冯父曾是肇庆市委宣传部的部长,印象中个子矮小,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书卷气很浓。读大学时,我们曾组织去肇庆七星岩游玩,还专程去过冯同学家,见过她的爸爸妈妈。冯父热情地邀我去他家做客,并说东莞他有亲戚,去过几次,知道这里很富裕。

我与冯同学有缘分,大学同一个班,毕业一同分到南方日报社。在大学里,我们都是班干部,我任团支部书记,她是副书记。我们所在的班叫丙班,与甲班和乙班相比,丙班男女同学泾渭分明,气氛不活跃,关系不融洽。现在看来是性格问题,丙班男同学外向,女同学内向,玩不到一起。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班主任老师把我们当中学生管,硬要我们“融洽”起来,还特意从甲、乙班调同学过来“掺沙子”。这可苦坏了我们几个班干部,总是要想办法组织活动,“搞好”男女同学的关系。其实,直到毕业丙班男女关系还是那样,没什么根本性变化。有趣的是甲、乙班内部成双成对的小情侣竟有10多对,丙班没成一对。而且我们班有几个女同学被甲、乙班男同学“沟”走了,丙班男同学却未发现一个与甲、乙班的女同学“有染”的。

冯在整个年级的女同学中算比较外向、活泼的。她爱好体育,篮球、排球打得不错,人生得丰满结实,肤色黝黑,健康而有活力。据说老外喜欢的中国女人就是力量型的,冯属于此类。后来,她嫁给了美国的“老外”,婚后育有两子。有一年,她回广州特意到报社见老同事,向我们展示她的两个混血儿,那真叫漂亮!但就是不肯将她的“鬼佬先生”示众。估计年纪大,不好意思。

冯同学晚上下班回来,我去电问:你还要上班吗?

她说:我先生离休了,我不上班怎么行?

我又故意八卦地问:郑××在那里?

她反应敏感:我那里知道。

郑与冯是肇庆的中学同学。他对冯情有独钟,苦苦追求。但冯不知何故一直不肯就范。这让郑非常痛苦。大学毕业后,郑分到电视台,冯分到报社,俩人关系反而近了。后来,他们前后脚去了澳大利亚。再后来,同学中传两人已分手,冯嫁给美国人,令人唏嘘。

感情这东西,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始终会离开你的。

郑与冯一定很有故事,可惜电话里她不愿多说。

我向冯咨询孩子到美国读书的事宜,她非常热心地向我介绍,并答应我会了解得更详尽些。同学之谊就不一样。

 

胡与曾

冯还告知,另一位甲班的女同学胡刚离开美国,她作为新华社记者驻华盛顿4年。冯说。她带着女儿在此读书,走时,女儿正好考上大学。胡真幸运,什么都没耽搁。

胡是我的湖南老乡,生得小巧玲珑。与她同班的另一位湖南同学姓曾,我常拿曾开玩笑,说他俩很登对,并说他有胡情结,毕业后找了老婆也是“小不点”,有点像胡。对此,曾总是怒目相对,惹得他“发毛”。

曾在大学时被视为调皮捣蛋的学生,毕业后分在中石化,后来自己跳出来做生意,钱挣了不少,北京上海都有名车豪宅,应是同学中的首富。他的生活很潇洒,一年中至少有一半时间在高尔夫球场上度过。

曾身上有着中国发财的富人普遍具有的特点——讲义气。他对同学非常好。每有同学来粤。他都会鞍前马后地照应。20周年同学聚会,他捐的钱最多。

当然,他也曾有苦哈哈的日子,他还曾管我借过钱。那时他在深圳,刚毕业,收入低,又讲义气,经常入不敷出,有次经过报社特意向我借200元应急。我还知道,我在深圳的亲戚家的小保姆还诈过他的钱。这是他后来告诉我的:有一次,小保姆邀他一起去超市买东西。结账时,她站在柜台前,却没有付钱的意思。小曾马上绅士般地掏钱付账。他说当时他身上也没几个钱,好在小保姆拿的东西不多……

 

李老大

话扯远了,说到借钱,不得不提美国同学李老大。李为客家人,农村苦出身,当过兵,退伍后拼命学习考进大学,当时已25岁,为年级最成熟的同学,曾担任我们的级长。毕业时,全国上下“出国热”,他很牛,竟通过考托福获准出国。但出去要花一笔钱,他没什么积蓄,国外也没有亲戚,家里都是穷人,只好向认识的人到处借,包括同学。当时在同学中还惹出轩然大波。因为同学刚毕业才一年多,一般没什么钱,非议声鹊起,至今让他回忆起来都十分伤感。

我是将自己所有的存款(3000元)都借给他的。当时每个月收入也就一二百元,3000元不算一个小数目。后来才知道,是同学中借钱给他最多的。其实,我与李老大并不熟,他在甲班,我是乙班,他年纪大,我年纪轻,平时也玩不到一块的,在学校也极少交流。我念的是同学之情,其次,我认定李能还得起这笔钱。因为他有毅力与恒心,我知道他的经历,我看过他每天坚持跑步,还曾得过中文系的长跑冠军。他有韧性,有耐力,我对他有信心,就当我买一支潜力股。

果然,他很快就回大陆还债来了,记得给了我500美元。他很感激我,每次回来都专门找我吃饭。人都是这样,救急之时帮了他,他会一辈子记得!

他现在自己经营一家保险公司,生意还不错。

我在电话里问:金融危机对你有没有影响?

他说:影响不大。

他永远改不了非常健谈,甚至有点啰嗦的毛病,在电话中大谈特谈中美关系。他认为中美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应该互相合作。

此次旅行,我明显感到当年移民去美国的大陆人对中国的经济腾飞的羡慕之情,同时夹杂着一种复杂的情愫。想当年,这些能到美国来的人绝对是精英,如果他们不离开故土,可能混得也不错的。

 

一对鸳鸯

阿任和阿山是令我们大学同学非常羡慕的一对鸳鸯。

他们大学里恋爱,毕业未几又双双在美国成家立业,应为圆满。任是具有阳刚之气的广东帅小伙,足球踢得好,毕业后分到羊城晚报体育部,当年羊城晚报如日中天,当体育记者是个美差。阿山是中文82级最漂亮的女同学之一,而且是典型的广东美女。读书时我们接触不多,但她有句话我记忆深刻:你的笑像小人得志!我后来常拿此话自嘲。

从读书到现在,我都喜欢笑。遇到可乐的事情我会毫无顾忌地、放肆恣意地大笑。生活工作中有太多可乐的事情,可乐就可乐,就该真情流露,自然渲泄。我相信,我的笑声感染过不少人,给他们以力量,也会给许多人带来快乐,当然,更会让一些无聊的小人感到恐惧。这些年能在江湖上混,没有仰天长笑的本领,非给折磨死。

两位同学的家在旧金山,去电他们家,说找任。任说,我听力不好,跟山说。

阿山的声音依如学校时那般清脆柔美。她说:阿任的耳朵刚做了手术,听力不佳。

我问:现在还上班吗?

她说:上,工作还能应付。

我知道任到美国后在一家赌场做发牌员,那种环境非常嘈杂。是否因此而出问题。我有些伤感。

真想去旧金山看看他们。

 

阿青

从阿山那儿拿到阿青的电话。

青是我的大学同班同学。她家住广州,家境好,房子挺大,父亲是一位有实权的干部。看得出来,她骨子里有一种傲气,说话比较冲,性格直率,像我熟悉的部队大院里的女孩子的脾气。

读大学时,我喜欢向她借笔记本。她上课认真,笔记记得全,字也工整。我上课常常心不在焉,于是经常麻烦她。一来一往有些熟络,别人看在眼里也会议论,俨然我们是一对。其实,我感觉她对我应该有点意思,我也有些朦朦胧胧的感觉。但我确实不想找个矮的女友,自己还不到1.65m,典型的“三级残废”,取长补短找“平头妻”才是正道。阿青形象不错,就是个子不高,于是犯踌躇。她见我没反应,有些沮丧。我想,当时我稍为主动点,肯定成了。多年之后想想:和她在一起应该也不错的,两家门当户对,小日子肯定不愁。只是,她的脾气我受得了吗?

毕业28年过去了,我们都快奔半百了。揭开当年的那段情,应该无所谓的。此时此刻,真想在美国找一个酒吧,坐下来,一边慢慢品着苦咖啡,一边慢慢回忆着过去,那些年,那些事,那些莫明其妙的惆怅与哀怨,在忽明忽暗的情调里……

这是毕业后我们第一次通话,她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毕业后分到新闻出版局,后来自费去新西兰留学,回来后帮私人老板打工,还在东莞厚街做房地产营销,4年前嫁“老外”来到美国。

问她:有孩子吗?

她说:没有,狗就是我的孩子。

她说养个狗很讲究,洗澡、看病、出门旅游还要把狗寄养在别人家,跟养孩子差不多。

说着说着听到狗在电话那头狂叫,她说:今天狗拉稀屎,不知吃错什么,对不起,我去打扫一下。

这么忙,不好意思多打扰,寒暄两句匆匆放下电话。

再见,朦朦胧胧的初恋女友。

朦胧是美好的,别人议论纷纷,自己却无意为之的非事实是美好的,“拉着同学的手,就恨当年没下手”的感觉是美好的。

青春是美好的,青涩是美好的,年轻时所做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到了我们这个年纪才发觉。

(众所周知的原因,隐去同学的真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