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波记话碟(12)--《哈维的最后机会》:中年危机

(2009-08-03 11:30:34)
标签:

娱乐

中年危机属于世界性的话题。

人到中年,好汉不提当年勇,健康已大不如从前,各种病患纷至沓来;事业也多不如意,这世界变化快,长江后浪推前浪,职位难再升迁;昔日浪漫已褪色,夫妻矛盾日深。上有老下有小,天长地久积聚的家庭问题逐次引发,令中年人身心疲惫。中年人往往特别焦虑与孤独。

中年,是人生的瓶颈。

电影《哈维的最后机会》里的哈维是一位倒霉透顶的中年人。他千里迢迢从纽约赶到伦敦,参加爱女的婚礼,女儿却让继父陪其走红地毯。前妻也不给他面子,所有前来的亲朋好友都安排了住房,唯独漏了哈维。更麻烦的是因其心脏病发作,误了回程的飞机,结果,老板炒了他“鱿鱼”。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悲惨到家的哈维幸运邂逅了同样工作、生活不尽如意的“剩女”凯莉。她鼓励他继续参加女儿的晚宴,积极地面对生活。哈维鼓起勇气说了一番感人至深的肺腑之言,表达对女儿的幸福生活的祝愿与自己的愧疚,赢得了嘉宾们的热烈掌声,也得到女儿、女婿及前妻的好感。哈维不再是一位性情古怪,与婚礼格格不入的“讨厌鬼”了。同时,两个干涸的心得到滋养,爱的种子在哈维与凯莉心中发芽。

哈维的故事恰似一剂麻醉剂,让失意的中年人找到一丝快感与安慰。

伦敦的黄昏,落叶的街道,大爱晚成的传奇,影片像一首哀伤而温情的散文诗。

演员的表演让我如痴如醉。饰演哈维的达斯汀·霍夫曼与凯莉的扮演者艾玛·汤普森均是奥斯卡影帝、影后。两位老戏骨举手投足、浑身上下都是戏,表演不愠不火,自然质朴,细腻入微,感人至深。。

第一次认识达斯汀·霍夫曼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大城市举办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美国电影周,《克莱默夫妇》、《金色池塘》、《煤气灯下》、《车队》、《未来世界》等一批美国片首次与大陆观众见面。1979年拍摄的《克莱默夫妇》当时名气最大。我惊叹相貌平平,只有1.66米的小个子演员霍夫曼拥有高超的演技,他的表演透着一股坚强、自信、执着、自然、细腻的风格。什么叫“大象无形”,什么叫返朴归真,霍夫曼的表演够得上。

有趣的是,同样反映美国人家庭危机的《克莱默夫妇》中,与霍夫曼配对的女演员是高挑的梅丽·斯特里普。而在《哈维的最后机会》中,与霍夫曼搭戏的女主角也比他高半个头。导演的刻意安排让人看得开心,一方面有喜剧效果,另一方面体现了一个真理:自信的小男人都有征服高妹,取长补短的心理。霍夫曼绝对是一位人小艺高的大男人。

 

导演:乔尔·霍普金斯

主演:达斯汀·霍夫曼、艾玛·汤普森、詹姆斯·布洛林

上映:2008—12
 

 

波记话碟(12)--《哈维的最后机会》:中年危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