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惕报刊发行浪费

(2005-11-25 16:00:50)
分类: 一点点工作体会

  谭军波

  通俗来说,报刊没有到达目标受众群而造成的浪费现象可称之为发行浪费。

  发行浪费在报刊发行经营中大量存在,如毒瘤一般损害着发行业肌体的健康。

  发行浪费可分为正常的与非正常的两类。退报率属于正常的发行浪费。为了鼓励和刺激渠道商、终端商要货,减少其压力,有必要允许一部分退报,会形成一些发行浪费。当然,管理水平决定着退报率的质量。退报率不是简单地下个指标就完事的,要监察要管理,这里面“猫腻”很多。比如,报纸没有送上摊就直接退回来了,就是管理不到位的“退报浪费”。损耗率也是一种正常的发行浪费。报纸在印刷、打包、运输、搬运过程中会发生一些损耗,适当给渠道商一点“富余”也是正常的。

  非正常的发行浪费是指业务不熟、责任心不强,或者明知故犯,而人为造成的浪费。有些发行负责人为了完成指标任务,不惜采取各种低劣手段达标,形成大量浪费。比如印出来的报纸根本没上市就进了废品收购站。变卖废纸是业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一种极其恶劣的行为,如果是故意为之,应该追究其刑事责任。印量不等于发行量。有的发行人心术不正,混淆两者的概念欺骗上级。印量上去了,收回钱的报纸却极少。当然,卖废报还有因为价格因素导致的。比如在南京市场,曾经价格战打得很凶,报纸很厚,批发价、上摊价极低,卖废纸比卖报纸还赚钱,自然卖废纸“蔚然成风”。业内人士告诉我,甚至连发行员也去卖废报。一切均为利益驱动,人如老鼠,有洞就会去钻。价格因素造成的发行浪费使管理难上加难。

  还有一种发行浪费是印点与发行商勾结而造成的。比如发行商夸大报数,印刷厂偷工减料,根本没印那么多报纸。报社返给印厂的印刷费很可观。而报纸定价低,发行商返还给报社的发行费很可怜,双方勾结大赚报社钱财,由此形成大量的发行浪费。这类浪费印点较多的全国发行的报纸中可能出现。这种浪费对报社伤害极大。要有意识监察。

  赠阅发行也极有可能出现浪费。不少报刊社喜欢针对一些客户进行定向赠阅。此方式没错,但如果管理不善,易出问题。有的代理商很坏,你要送的商户,他打折扣,少送或漏送,造成浪费。赠阅的报纸集中一堆送给一个单位要注意,有没有人派送,谁看你的报纸,要监管。

  有一家报社向某大学赠报200份,每天只送传达室。后来清理整顿,先减少100份,没有投诉。再过一段时间停送,仍没人理会。显然这批报纸是“狗不理”的,根本就是浪费。

  “集订分送”是经常被采用的发行方式。即通过一个经营实体出钱订报,分送给不同的客户。然而,这种发行方式仍需要管理。最好由报社拿着名单自己送或委托特定的发行商送。千万别图省事,交给订报方投递,很可能出现发行不到位的现象。

  “广告换发行”是最容易产生发行浪费的发行方式。在浙江境内的报纸发行特别喜欢采用登广告换报卡,再通过报卡换取报纸的交易。结果,报卡再次流通,被低价倾销,被流到乡村,或遗失作废,什么情况都有,浪费极大。在宁波市场,每年大收订期间,会出现一些专门倒卖报卡的投机分子。报卡成了发行的灾难。

  发行浪费既增加了报社成本,又助长了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不良风气,百害而无一利。

  探寻发行浪费的根源,管理不善是一方面。许多发行管理者不钻研业务,责任心不强,疏于管理,使下面有机可乘,有洞可钻。不科学的指标是一个方面。为了好大喜功,上级领导往往不切实际地下指标。下面的人不得不想方设法作假去完成任务。所以,制定严谨的符合市场规律的科学的指标很关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