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媒体文章 |
2004年8月3日,由新近加盟《重庆商报》(下称“商报”)的谭军波带领团队一手打造的“商报小红帽”发行队伍正式亮相重庆报业市场,这支重庆地区最大的也是第一支由报社自组的正规化专业化报纸发行队伍甫一亮相便轰动山城,《商报》当日的零售量在原有基础上翻了一番,重庆报业市场固有的由代理商控制的发行格局被彻底打破。
《商报》自建发行队伍是因势而为, 谭军波表示,目前的重庆报业市场,重庆商报、重庆晚报、重庆晨报三足鼎立。三家的发行量、广告量均较为接近,处于胶着状态。从发行上看,《商报》和《重庆晚报》在征订上占有优势,固定订户多;而零售方面,《重庆晨报》和《重庆晚报》优势较大。因而《商报》为了做大做强,必须加大零售销量。而单一的,共用的渠道,使得《商报》处于极为被动的境地。报商受利益驱动,扶强不扶弱,残酷的现实迫使《商报》必须加大发行投入、自建发行队伍,从而掌握零售市场的主动权。
零售主要靠“跑贩”(在重庆,人们把以个人游走形式售报的卖报者称为“跑贩”——编者注),是重庆与内地其它城市迥异的发行市场特色。据了解,在《商报》自组“商报小红帽”发行队伍之前,重庆报纸发行市场只有代理商这一个渠道,零售除了1300多家专门的报刊亭销售之外,主要是靠服务于代理商的大量“跑贩”。“跑贩”是重庆报纸零售的主力军,其零售的销量远远大于固定的报刊亭的销量,占零售总销量的80%左右。而且现在的大多数跑贩都已被市内的几大代理商收编或控制,其中九龙坡区、沙坪坝区和江北区的代理商实力最强,旗下的跑贩人数也最多。
谭军波自离别《京华时报》起一直备受业界关注,关于谭军波“出走”的消息遍布各类传媒网站和论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的谭军波能否在《重庆商报》再造传奇神话是业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如今,上千名“小红帽跑贩”出现在山城的大街小巷,以统一的着装和良好的精神面貌,一扫传统“跑贩”衣冠不整,仪容不雅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商报小红帽”的出现打破了重庆零售发行市场的旧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