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焦玲玲 北京报道
去年一年,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耿博除了参加LED照明市场调研,就是忙着“扑火”。“现在,LED产业出现了阶段性的投资过热情况,产能有些过剩。”耿博表示。
以制作LED芯片的主要材料蓝宝石衬底为例,按去年芯片市场售卖的数量倒推,对衬底的需求量约3000万片(以2英寸计),算上隐形市场和20%~30%的年度增长预期,1~2年内需求量也仅5000万片,但当前投资的规划产能却达到了12050万片。
受LED背光及通用照明市场需求扩大等影响,作为LED关键工艺设备的有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MOCVD)机台出货量也不断攀升。据了解,2010~2011两年,中国市场订购了全球产量60%以上的MOCVD设备。
LED芯片主要材料蓝宝石衬底产能翻倍的背后是市场商机的推动。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指出,到2015年行业总产业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目前,一大批LED企业在加快产能扩张步伐,以期获得未来市场先机,如飞利浦于日前宣布在成都建立LED灯具厂,计划5年累计投资超过2500万欧元;鸿利光电投入2.33亿元建生产基地;多家上市企业均表示募集资金用于扩张产能。
然而LED照明市场的启动并不乐观。据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CSA)统计,2011年LED灯具在国内市场平均渗透率仅为1%,整个LED产业链环节都处于一片“降价潮”中,市场的低迷导致部分LED企业开始出现亏损和经营困难,一些小型LED企业甚至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
一时间,LED照明发展陷入困局重重的境地。
2倍于市场需求量
LED照明,国际上将其称为固态照明,它可以把电能转化为光能,因此LED技术被誉为照明产业的第三次革命。
面对被称为照明领域的第三次革命,资本开始发力。据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统计,2010年LED产业总投资额为300亿元,而2011年规划投资就超过了1200亿元。
随后,LED产业在2011年被国务院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节能环保产业,各地政府对LED产业更是出现了近乎争抢的局面。为了引进LED项目落户本地,各地方政府对于每引进一台MOVCD,就给予了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补贴。
据了解,2009年MOCVD设备全球出货量是228台,2010年达800多台。而按照各区域MOCVD设备出货量占全球出货量的比例来计算,其中中国市场从2009年的12%增长至2010年的32%,2011年全球MOCVD设备出货量中国市场占据60%。新增设备400余台,按当前的投资规划产能预测,今年将达到1500台。
但下游市场的实际需求量如何?“上游芯片规划的产能是实际市场需求量的2倍还要多。”耿博表示。
2011年,在各路资本和厂商疯狂投资扩充下,LED照明产业结构性产能过剩,一些企业不得不放缓投资速度,一些大项目的进展情况更是缓慢。最具代表性的是协鑫光电2011年3月的张家港LED外延芯片项目,声称MOCVD设备规划采购量达500台,而在2011年的下半年,协鑫光电的芯片项目已停建并转而改建其他项目。
仅1%市场渗透率
事实上,企业大手笔的投资和扩张产能是将“宝”压在了未来。然而,一哄而上的投资热使国内LED企业销售压力陡增,尤其是一些上游大企业的2011年报显示,因出货不畅正面临库存升高的危机。随之而来的是“竞相杀价,价格大幅下滑”。
据了解,2011年的芯片价格随着LED发光效率的提升以及产能的扩大已有30%~40%的下滑幅度。而上游芯片价格决定着LED中、下游市场的价格。
但企业的降价空间是有限的。据了解,目前LED产业最关键的衬底材料技术、外延片生产核心设备等核心专利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MOCVD外延炉及其相关配套技术是LED产业链中“塔尖”技术,主要依靠进口的局面极大地制约了产业链上游的成本控制。尽管这些年国内涌现了一批上游芯片制造企业,但供应的产品集中于显示与景观照明市场和中低端的功能性照明市场,当前市场主流的照明产品芯片仍旧依赖国外进口。
而在实际的照明市场上,相对于传统照明产品的价格,尽管LED的综合性价比和寿命有优势,但初始采购价格过高,导致LED照明产品的价格仍没有竞争力。在达到同等照度的前提下,60瓦的白炽灯是2元,15瓦的节能灯一般需要15元,而7瓦的LED照明则需要60-90元(所有价格均为中档产品价格)。
在价格因素的影响下,时下LED照明市场产品出口及政府采购占了较大比重。据耿博介绍,由于购买能力等因素,目前国内企业生产的LED照明产品60%以出口为主。但在户外照明领域,中国是国际LED应用的主要市场,在路灯、隧道照明、高杆照明方面的应用力度是比较大的。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一组数据显示,在城市节能照明采集数据的近90个样本城市中,每年新增路灯中应用LED的产品比率已达9%,超过了一般产品的市场渗透率。
另外,在一些点灯时间长、电费计价高的细分领域,如公共建筑、大型商场超市、办公楼、酒店、地下车库等,LED产品都越来越多的开始规模化应用。
但单纯的家用照明市场采购的比例仍很少,根本原因还是价格。据悉,一个LED球泡灯的价格往往是七八十元,是白炽灯的数十倍,消费者还是很难接受。
期待价格补贴
LED是一个系统的产业链,上游芯片企业成本摊不薄,产能释放不了,中游和下游企业难以得利,没能力完成渠道布置和品牌建设。而这又反过来影响到芯片的销量。中国LED市场正陷入两难境地。
解困之道在哪?
在耿博看来,对于快速消费品市场来说,价格仍是第一要素,企业要做的就是提高产品的综合性价比。
就LED灯具的应用来看,灯具成本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LED灯具的成本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灯具的初始购置成本,这取决于LED灯具的市场价格;二是灯具的使用成本,这取决于灯具寿命、电力费用及维护费用等因素。
“目前国家将继续推行LED示范工程项目,对于那些通过节能认证,取得节能资质的企业,将给予财政补贴,从而增强LED照明在价格层面的竞争力。”中国照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徐淮表示。
“随着LED产品逐渐完善,补贴政策的明朗,消费者意识的转变以及商业照明领域的推广,未来,LED行业一定可以迎来高成长的春天。”耿博表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