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国房地产报
中国房地产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4,125
  • 关注人气:5,7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政策减负 让市场回归

(2012-03-09 12:40:01)
标签:

房产

分类: 封面故事
在舆论的高度关注之下,2月28日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发文强调只有上海户籍人口才能购二套房,刚刚传出来几天的“持上海居住证3年可购二套房”的政策无疾而终。
    而之前的几天里,上海“松绑”的“利好消息”对市场信心产生了不小的影响,A股房地产板块也随之大涨。无论是有关部门诠释政策不清还是确有试探之意,此事都值得深思。上海“限购放松”的昙花一现所引起的市场波动说明,当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的冷暖太过依赖于行政之手,这并不是正常的现象。
    当前行业内的另一个热点话题——2月底一线城市出现的成交量大涨的“小阳春”,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政府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主导作用。除春节假期结束的时间因素之外,这一波行情也是银根放松、房贷松绑、户籍制度改革推进以及一些地方房地产政策“微调”等政策因素叠加的结果。某开发商在上周劲收10亿元之后认为:“在今年严厉的调控之下,会有几个时间窗口,抓住了就抓住了机会。”事实上,这几个时间窗口就是政府政策出现“微调”的时候,开发商所谓的“抓机会”,无非是抓政策变化的机会。
    开发商在看政策的脸色,购房者也在看政策的脸色,政策的一点点风吹草动都让市场刮起一场风暴,这样的局面给了地方政府太大的压力,给政策太多的负担。尤其是房地产调控进入敏感期,地方政府出台政策的时候如履薄冰,生怕哪个政策不当,又会导致调控局面失控,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在“微调”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把握好方向和尺度,就会导致政策朝令夕改,地方政府的房地产政策“一日游”、“几日游”的频繁出现就在所难免。
    然而,面对这些朝令夕改的政策,无论是开发商还是购房者,都很难摸清方向。“政策几日游”一方面使得政策丧失了权威性和可预期性,另一方面政策的频繁波动对市场自发形成的秩序产生干扰,让市场无所适从,扰乱了市场的预期和市场信号,客观上对市场机制造成了破坏。
    要摆脱这种局面,就需要放下房地产行政调控政策所承担的重负,建立一个长效机制。事实上,中央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日前,住建部接到国务院的通知,要求研究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建立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所谓的长效机制,重要的一点是建立完善的市场化的住房体制,回归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以市场化的方式解决投资投机性购房的问题,再辅以保障性住房体系;而政策层面,则应当是从金融、税收等宏观层面以立法来建立长期的政策体系,这样的房地产市场才是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市场。而以行政之手的直接干预在“微观”层面的执行成本高,对市场的负面影响大,因此只能是短期的措施,是无法持续的。
    尽管当前包括限购、限价、限贷在内的行政性调控暂时无法退场,地方政府也有必要维护政策的延续性和一致性,但政策的制定者应当有清醒的认识,尽快摆脱“行政干预依赖症”,尽快研究和建立以市场为基础机制的房地产政策体系刻不容缓,这是让房地产行业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保障人民住房权利的根本之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