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岛旅游2012高调赶超

(2012-03-07 12:12:50)
标签:

房产

分类: 土地楼市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兰亚红 北京报道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规划,青岛旅游虽然迎来了一个不错的成绩,但与广州、杭州、苏州、南京等城市旅游收入对比后,还是有些怅然若失。
    2009~2011年,广州旅游总收入分别是994.04亿元、1255亿元、1630.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8%;杭州分别是803.12亿元、1026亿元、119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青岛分别是489亿元、580亿元、68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显然,青岛已被其他城市远远地甩在后面多年。
    面对这一状况,青岛市政府以及旅游局坐不住了,决定投入1360亿元打造高端旅游城市,重新描绘青岛旅游业蓝图。力求2012年旅游收入达到767亿元,同比增长15%。
    然而,宏伟蓝图背后问题着实不少:青岛虽有区位优势、经济基础和城建体量,却在软实力方面存在短板,包括人才不足、思维滞后、管理不到位以及服务质量和意识欠缺;只在自然风光上做文章,忽略了与人文、历史挂钩,同质化严重。
    业内人士更是认为,城市软实力不足是造成青岛与其他旅游城市存在较大差距的本因。
    青岛市新的旅游发展规划能否扭转多年的落后局面呢?

 

软实力欠缺

 

“青岛旅游业发展层次不高,人均收入相对较低。”在2月8日的青岛市旅游工作会议上,青岛市旅游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臧爱民毫不讳言。
    2010年,青岛旅游总收入580亿元,广州为1255亿元,杭州1026亿元,苏州1018亿元,南京952亿元,宁波651亿元。青岛的人均旅游收入更是低于以上城市10%左右。2011年的数据也不“漂亮”,被其他城市甩在了后面。
    对于这一局面,北京天创智业城市规划设计院指出是青岛对旅游资源挖掘不足导致的结果。青岛市的旅游业主要集中在沿海一线,游客也主要以观光为主,传统的“栈桥转一转,海边走一走,海里游一游”的旅游格局仍然占很大比重,虽然青岛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但是旅游的文化潜能以及功效并没有很好地挖掘,西部的老城区、老建筑的旅游价值没有被充分利用,从而造成了游客感觉青岛没有文化底蕴、没有可花钱的地方。
    在巅峰达沃斯首席顾问刘锋博士看来,青岛市的旅游产业开发大的问题不在于投资强度,而在于产品开发的模式仍以海滨资源开发为主,产品陈旧,多数为观光和海水浴场休闲,游客停留时间短,致使消费跟不上;现有主题型产品仍以门票经济为主,缺乏消费吸引点;旺季过旺,淡季过淡,一直未能解决夏季冬季差距大的问题,缺乏有效拉动淡季旅游消费的手段。
    另外是青岛的软实力不足,这包括环境舒适力、文化感召力、政府公信力、社会凝聚力、居民创造力等具体要素。而这些要素,在青岛业内人士看来,都是青岛旅游业落后的瓶颈所在。
    “青岛的旅游开发,缺少人文主题。比如八大关,论资源不比厦门鼓浪屿、苏州平江路差,但没有综合包装,没有贯穿的主题和与之配套的特色设施,如酒吧、书店、小型画廊等,没有与风光相配套的‘故事’,如鼓浪屿的张三疯。”一位到过青岛旅游的游客表示。
    而最让青岛人感到惋惜的则是,青岛对于本地独特的人文资源没有充分挖掘,甚至采取淡化或破坏的开发手段。
    “青岛是一座殖民城市,它的雏形是德国人给的,德国人很好地规划了这座城市,由里到外散发着欧式气息,这是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这也是青岛最大的优势,但这一点现在被大大忽略。”上述青岛本地从事城市规划研究的人士表示,青岛的旅游资源开发完全与其他城市同质化了,越来越没有自己的特色。
    业界对青岛旅游业发展缺陷的另外一个共识是,青岛旅游市场的管理和服务不到位,乱象丛生。
    “因此,青岛市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更应该注重‘南连北融’,放大青岛市黄岛区和即墨市对青岛全市的旅游度假战略地位。从构建国际级海洋旅游目的地的角度出发,重新布局规划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业要素配套。”刘锋说,并且要注重产业联动,提升第一产业附加值,延伸第二产业产业链,融合第三产业,放大集聚经济效应。

 

奋起直追

 

现在,青岛市正做着改变。力求调整旅游产业结构,突出发展高端旅游,重点解决青岛市旅游“北部冷南部热”、“冬天冷夏天热”、“晚上冷白天热”问题。
    在青岛市旅游局公布的大旅游产业格局规划中,青岛市力求2012年旅游收入达到767亿元,同比增长15%。面对相比2011年2倍的增速,青岛市提出构建大旅游产业格局规划。在旅游产业布局上,加快推进以主城区为中心,向东、西两翼延伸,向南、北海陆纵深发展的“一城两翼两纵深”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在项目建设上,重点推进总投资1360多亿元的81个旅游大项目建设。这些大项目,一是种类丰富,包括休闲度假项目25个,文化旅游项目14个,海洋旅游项目4个,乡村旅游项目4个,高星级酒店项目24个等;二是规模大,10亿元以上项目38个,占总投资额89.6%,其中100亿元以上的3个、50亿以上的的6个、30亿~40亿元的4个、20亿~30亿元的8个、10亿~20亿元的17个;三是分布广,12区市均有旅游大项目,其中三区五市64个,占80%;四是品牌多,项目投资和管理企业涉及最佳西方、希尔顿、喜来登、凯悦等十几个国际知名品牌。
    “但在引进的产品结构上,引入的旅游项目要高档次,有国际领先的水准,起码也是国内领先的水平,或是填补青岛市旅游产品空白的项目;要真正体现以旅游元素为主,严格控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所谓旅游项目的进入。”臧爱民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