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住房公积金转起来
(2012-02-29 17:14:23)
标签:
房产 |
分类: 封面故事 |
住房公积金不能成为某些地方政府的“小金库”,更不应成为少数人的利益分配工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监管工作的通知》,正是意在通过“百城联网”等技术监察手段,堵住长期以来住房公积金管理存在的风险漏洞。的确,住房公积金是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每个人安居乐业的重要后盾。截至2011年末,我国住房公积金余额已达2.1万亿元,超过养老基金,因此住建部此时要求各地加强公积金监管十分必要。然而,加强监管只是保证安全,在此基础上如何用好公积金,让民众的公积金保值增值更加重要。
据全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统计,到2011年末,全国住房公积金累计缴存金额3.9万亿元,其中1万亿元用于发放公积金贷款,剩下的2万多亿元基本上是存在银行账户里的活期存款。而在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下,由于购房者数量迅速下降,实际上住房公积金贷款的申请总量在逐年萎缩,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住房公积金的收益。与此同时,由于住房公积金管理的制度设计原因,使得住房公积金提取手续繁杂,而且在多数城市,除买房外,因租房、装修、维修房屋等申请提取公积金很难获得批准,再加上地方利益的驱使和制度上的障碍,使得异地购房者无法全额使用住房公积金。而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住房公积金使用率相当低,一方面数万亿资金躺在账户上不断贬值,另一方面买房、租房的“刚需”也无法享受住房公积金带来的帮助,使得住房公积金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其保障作用。
在通货膨胀率和房价都居高不下的今天,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就意味着人们挣的血汗钱的一部分正以住房公积金缴存的形式在不断贬值。
在欧美发达国家,包括住房公积金在内的社会保障基金和金融市场关系密切,养老基金、住房公积金通常都是委托专业的金融机构进行管理,他们会运用专业的金融知识将基金在股票和债券市场上进行稳妥、收益稳定的投资,确保人们的养老保命钱能够分享经济发展的红利,不至于因通胀而贬值。
我国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已接近4万亿元,这个规模已相当于一个大型商业银行,对如此庞大的资金进行管理,确保其保值增值,必须要由专业金融人才和机构来进行管理。此前,成立住房公积金银行或者专业管理基金的呼声已在学界和金融界提出多年,目前是到了提上日程的时候了。
在放宽住房公积金投资领域的同时,利用住建部推进百城联网的契机,推动公积金的全国统筹也相当必要。此外,简化提取手续,让人们能够在买房、租房、装修时,无论是本地还是异地都能用上自己的公积金,让公积金转起来,用于解决广大“刚需”的住房问题,无疑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前一篇:公积金监管博弈初现
后一篇:地产相关税收增速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