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庞一涛 上海报道
中央再次释放房地产调控不动摇信号。
2012年2月12日晚间,安徽省芜湖市政府宣布,暂停执行此前公布的《芜湖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保障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被称为“龙年救市第一枪”的安徽芜湖楼市新政,出台短短3天后就在一片争议声中被叫停。
据了解,这是近半年内,继成都、佛山、海口之后,住建部第四次叫停地方政府变相放松楼市调控政策。业内认为,在中央多次强调楼市调控政策不松动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前仆后继的“救市”动力来源于土地财政的压力。
中国指数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1月,全国300个城市土地成交量和住宅用地成交量较去年同期跌幅均超过50%。业内认为,只要土地收入仍是地方财政收入支柱,这样的试探与博弈就不会结束。
芜湖避谈“救市”
2月9日,芜湖市政府公布了被称外界称之为“龙年救市第一枪”的楼市新政:对购买自住普通商品房者予以契税100%的补助和50元~150元/平方米不等的购房补贴;实用和专业人才购房补贴更高,为100元~300元/平方米;外地购房者达人均15平方米以上即可享受随迁户口政策。
以购买一套80平方米的住房为例,均价5000元/平方米,购房者可以从财政获得的补贴=400000×2%(契税为2%)+80×50=12000元。即总价40万元的房子,可以获得1.2万元的政府补贴。
如此高的优惠,被业内视作楼市调控松绑的信号。然而,芜湖市城市房屋综合开发管理办公室主任刘平在2月9日晚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却极力否认此举为“救市”的说法。他表示,芜湖发布该政策的初衷是延续人才引进策略,对中低收入者买房给予额外保障。
2月10日,芜湖市政府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亦称此举是“稳定楼市,满足特定人群的住房需求”。不过,有消息称,2月11日,中央检查组已经抵达芜湖,对芜湖发布的“新政”进行调查。2月12日,芜湖市政府网发文表示,宣布新政暂缓执行。
芜湖并非是孤军奋战。“合肥也在拟定类似的政策。”一位接近合肥市房地产管理局的业内人士在2月9日晚间告诉本报记者,合肥正在拟定的政策预计从限购、契税、土地三方面放松房地产政策,预计一周内会出台。
事实上,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先后有北京、上海、杭州、重庆、成都、厦门、武汉、合肥、南京、常州、吉林、中山、长春、芜湖、广州从化等逾15个城市适当微调了当地的楼市政策,通过土地出让、房源解禁、税费优惠以及购房补贴等方式刺激楼市成交。上述指向明显的地方政策则被中央叫停。
突显土地财政困境
“芜湖的(新房)销售已经受到很大影响。”绿地集团芜湖公司一位高层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在此轮调控下,芜湖的商品房销售大幅走低,房地产市场处于低迷状态。事实上,该政策出台前,芜湖市政府已经知会各大开发商此举将会使得芜湖楼市“稳步、良好发展”。
业内认为,在中央多次强调楼市调控政策不松动的大背景下,芜湖市在高压下出台新政“救市”皆因其土地财政的压力。
由芜湖市统计局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芜湖房地产开发投资307.23亿元,同比增长24.2%。2010年、2009年和2008年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则分别为40.7%、37.7%和69.0%。芜湖房地产投资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已然成为拉动芜湖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2011年,芜湖财政收入共计286.8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9.97亿元,而土地出让金就达到61.3亿元,接近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
“楼市调控影响了房地产销售,进一步就影响到土地收入。”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从地方财政来源构成来看,土地出售对于像芜湖这样的三线城市的经济发展来说尤为重要,芜湖出台新政就是以刺激楼市回暖来间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而芜湖的“救市”只是众多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困境的一个切面。
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1月,20个主要城市新房总成交量同比跌幅达81%,其中11个城市的成交量跌幅超过50%。在销售不畅的拖累下,同期,300个城市土地成交量和住宅用地成交量较去年同期跌幅均超过50%,北上广三大一线城市更是降幅惊人,上海同比缩水七成,北京仅为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广州缩水幅度更是高达九成。
业内认为,调控政策的持续收紧,使得土地市场承受的压力日益加大,土地市场遇冷必令土地财政大为缩水,从而极大地影响地方政府的切身利益。只要土地收入仍是地方财政收入的支柱,地方政府在中央调控从紧大方向不变的背景下,企图放松政策的试探与博弈就不会结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