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材行业艰难中行进

(2011-12-08 14:33:39)
标签:

房产

分类: 特别策划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李静华 焦玲玲 北京报道

 

在地产变局之下,房地产产品越来越倾向于绿色、低碳和环保,房地产企业会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来赢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同时,建材企业也同样遭遇寒冬,一方面市场萎缩,回款艰难,另一方面银根紧缩,融资困难。
    当前,建材企业面临怎样的困局?在资本方面有哪些需求?又有哪些解决之道?11月25日,本报记者就这些问题专访了中国建筑材料企业管理协会秘书长张玉祥。
    中国房地产报:在房地产业面临最为纠结的现状与最不可测的未来下,建材行业作为房地产行业下游产业受到了怎样的影响?
    张玉祥:受到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流通环节是行业景气与否的晴雨表,以北京一家知名的连锁建材城为例,这几年在房地产市场火爆期间,那里一直是一铺难求,几乎没有退租的,可是从今年尤其是下半年开始,退租率已经由最初的10%上升到目前的30%了。
    在市场需求下滑之际,建材企业还受到原材料、能源、人工成本和利息支出等大幅上升的压迫。从今年1月~5月的统计数据显示,规模以上建材企业财务费用支出是14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6.2%。建筑玻璃、卫生陶瓷、砖瓦及建筑砌块、轻质建材等行业的销售利润同比大幅下降。
    中国房地产报:目前,我国建材行业发展处于怎样的阶段?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建材行业面临怎样的挑战?
    张玉祥:目前,我国已是建材大国,多个主要产业的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50%以上,但仍处于“大而不强”的发展阶段,业内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产品附加值低。同时,业内企业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不足、自主知识产权少、技术贡献率低、产品同质化严重、资源组合与利用水平相对低。
    在未来,建材产品的绿色化、多功能化和高品质化发展趋势将更加突出,这类产品将成为未来建材产品的主流。
    结合行业发展现状在当前市场调整的情况下,正是建材企业向节能环保转型的契机。其实,政府部门一直都在积极推动建材行业向节能环保方向转变,力促建材行业由“两高一资”产业向“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转变。国务院去年2月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中就要求,对未按规定限期淘汰落后产能的建材企业,要吊销排污许可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投资管理部门不予审批和核准信贷投资项目、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不予批准新增用地、相关管理部门不予办理生产许可,必要时政府相关部门可要求电力供应企业依法对落后产能企业停止供电。
    中国房地产报:建材行业要想加大绿色、环保方面的投入,必须有强大的资金支持。目前,建材企业面临怎样的资本困局?
    张玉祥:由于我国建材行业中90%为小企业,其融资渠道比较单一,主要靠银行贷款。但也正因为企业规模小(2011年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的建材企业只有26家),在贷款方面又面临着没有抵押物向银行抵押的困境。有些企业虽然拥有发明专利、创新技术等无形资产,可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比较权威、通行的此类无形资产评估体系,银行很难把这类无形资产作为抵押物。
    针对这样的情况,协会曾与一些投资担保公司合作,帮助几家有一定技术实力的建材企业通过投资担保公司的渠道贷到款,但额度都不大,仅几百万元,只能用做企业购买原材料款,并不能用于技改、研发等方面,无助于企业的转型和全面提升。
    但毕竟建材行业涉及行业广泛,其中也不乏大型企业,在2011年中国建材500强企业中,有78家公司已经上市了,它们通过IPO募资、银行贷款、风投投资、并购、合资等手段也已实现了多渠道融资。但相对于整个大建材行业来说,能通过这些资本运作方式提升竞争力的企业尚属少数。
    中国房地产报:绿色建材行业需要怎样的金融扶持政策?
    张玉祥:建材企业的绿色竞争力需要相关部门多层面的扶持,如在金融、财税、资源配给等方面应多向绿色建材企业倾斜。其实,国家在加大绿色建材竞争力方面已有一些优惠政策,比如,针对新型墙材的墙改基金,针对太阳能应用的财政补贴等;当前国家也在要求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但相关政策的力度和执行情况尚需进一步强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