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邱桂奇 上海报道
南京市国土资源局原计划于11月17日集中推出12宗土地,总出让面积近41万平方米,挂牌价逾53亿元。但当日下午仅有9宗土地成功出让,其中6宗底价成交,3宗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溢价,总成交金额仅为13.315亿元。
“土地供应井喷并不意味着地块成交也能保持良好的势头。随着流拍、延期、无限期暂停、底价成交等现象的连续出现,南京土地市场的成交量并不令人满意。”上海正荣投资咨询副总裁陈森表示。
数据显示,受调控影响,南京市土地市场寒流持续蔓延,底价成交成为今年南京土地市场的主流,进而直接影响到土地出让金收益。
今年以来南京土地市场一直不见升温,特别是10月以来更是降温明显。
据中房信提供的数据统计,截止到2011年11月20日,南京今年共计挂牌78宗土地,顺利出让62宗,流标8宗,另有8宗延期或暂停出让。从成交面积上看,截至11月20日,今年的住宅成交面积为334.56万平方米,与年初发布的500公顷的供应计划相比尚不足70%。统计显示,今年南京土地市场遭遇寒流,房地产一级市场受到楼市调控的传导,只有26宗地块有不同程度的溢价,其他均以底价成交。
显然,底价成交已成为悬在南京土地市场之上的“魔咒”。10月24日,南京市国土资源局出让3宗地块,但均以底价成交。其中,编号为2011G41的下关二板桥地块毗邻润开华府,附近的下关梅家塘商业住宅混合用地曾拍出12253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但此次2011G41地块仅有下关城市建设一家开发商报名,难逃底价成交的命运。
“我们针对底价成交和地块流标的情况做了分析,从长远来看,我认为对于房地产市场和土地市场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是有好处的。土地价格的合理回落也可以促进房价的理性回归,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运行。”南京市国土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冯雪渔表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