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的万科

(2011-11-29 11:43:19)
标签:

房产

分类: 公司报道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叶加 北京报道

 

郁亮穿越了!
    因跑步和骑自行车,他将自己瘦身到刚进万科时的体重。在东莞11月仍温暖的阳光下,身着白色骑行服、黑色短裤的“型男”郁亮显得矫健而年轻。
    一年多的时间里,郁亮的这一形象深入人心。他频繁出现在镁光灯下,用运动和健康来诠释崭新的自己。他不仅谈论自行车运动,也谈论行业变局,谈论万科的新变化,谈论万科的未来……
    细心的人会发现,当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王石赴美留学,万科集团总裁郁亮走向前台之后,这个原本低调内敛的人开始高调活跃起来,而万科也因此焕发了第二春,并未因创始人的离开而归于沉寂。
    拜郁亮所赐。
    那么,这是不是一次“去王石化万科”的精心布局?
    当王石的离开或多或少带给万科人精神的缺失;当既有目标完成和新目标设定的间隔期带给万科人困惑与迷茫;当万科越来越依靠组织力而非个人;当千亿万科必然面临平庸化发展瓶颈;当一个行业和一个时代在新老交替之际,郁亮的变化与革新,不仅仅只是“自我实现”那么简单。

 

活跃份子

 

“你们要跟我保持一条直线,这样我可以给你们挡着风。”开赛之前,郁亮这样叮嘱与他组成一队的记者们。
    在参加了3圈3.3公里标准赛道的团体赛后,紧接着,他又参加个人挑战赛,第一个冲过终点线,虽然他的成绩不计入名次。
    这只是郁亮参加的一项非正规自行车比赛,在多个场合,他都在展现着其运动健将的形象。今年5月,参加了珠海赛区自行车比赛和深圳总决赛;6月,到北京和西安比赛;8月,去上海比赛……
    除了自行车运动,另一个让郁亮瘦下来的功臣便是长跑。“学会跑步之后,精力会更旺盛,还能少睡觉。”郁亮笑言。
    在这两项运动之外,郁亮最近也迷上了登山运动。“2003年,主席(王石)第一次登珠峰,我去看他,当时头痛欲裂,心脏在剧烈跳动,太难受了,不能登。”郁亮说,“但后来我发现很多身边没受过训练的普通人也登山,我就在想,也许登山没那么可怕。”
    郁亮自去年开始登山,在去年10月23日登上了四姑娘山当中最矮的山峰。此后,他于今年5月6日登上启孜峰;9月3日,登上了四姑娘山二峰。
    “明年,我将挑战慕士塔格峰,我希望不用带氧气瓶上去。”郁亮说。
    郁亮表示,他想过很多的可能性,但只有登山会让他成为运动健将,否则不可能。他说过“50岁之前成为国家级运动健将。”
    郁亮的“跨界”不仅在商界和运动界,也在时尚界。粉红衬衫,白色领带,再加格仔休闲西装,一顶绅士帽,背靠一辆运动自行车——近期,郁亮为某时尚类杂志拍摄的模特照在网上疯传。他为某时尚类杂志走秀,他为某商业刊物代言的广告牌,矗立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我还没成熟嘛,还在成长之中,请允许我保持一个百变的形象好吗?”郁亮说。

 

萧规曹随?

 

很多人会认为,郁亮对外的形象改变计划,也会付诸实践到万科的发展当中。
    事实的确如此。郁亮在此次媒体见面会上透露,万科正在研究15平方米小户型,将在北京昌平的金域华府项目中尝试推广。万科副总裁、北京万科总经理毛大庆对记者透露,小户型产品目前在北京只是尝试性的实验,只会选择项目中的一栋楼进行推广,“采用对外租赁的销售模式”。
    除小户型之外,郁亮还表示未来有可能进行物业管理的分拆上市。
    他还提出,房地产行业已进入到下半场,万科上半场的策略是为普通人盖好房子,而下半场的策略是盖有人住的房子。
    “万科应该向制造业学习,万科能学到制造业一半的水平,我们就可以在下半场很成功了。”郁亮说,“中国的制造业制造出来的产品不仅性价比好,而且售后服务也好,而我们的服务还有很多问题,管理的精细化还不够,还是很粗放。”
    郁亮在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老年地产及农民地产(即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新的空间,万科也在做相关的研究。
    他还表示,万科未来的工业化要与艺术紧密结合。
    “从这些言论上来看,我认为郁亮是想力求改变万科,使之成为一个更有竞争力的房地产企业,来应对不断变化中的市场。”地产专家陈真诚说。
    郁亮给内部员工发的一封电子邮件中曾这样表述:千亿万科已成为历史,我们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我认为郁亮与王石在万科的发展方向上没有本质上的不同,虽然郁亮在给万科注入一些创新的活力,但这也是保守下的创新。”陈真诚说。
    正如陈真诚所说,虽然郁亮操刀的万科有很多新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在对万科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在谈到商业地产话题时,郁亮说:“商业地产是未来万科的选择吗?我觉得不是。”
    郁亮的此番话让很多人错愕,要知道,在此之前,郁亮显然是万科做商业地产的“唱多派”,而此番言论与“躺在棺材里也要举起手来反对做商业地产”的王石并无二致。并且在万科的诸多变化下,郁亮的此番保守言论更是让人感觉有些矛盾。
    郁亮说,很多发展商说商业地产不受宏观调控影响,现金流很多,但是想一想,商业地产是要先用钱堆到那的,很多人只看到好的一面。我们是在为社区配套商业,“万科不想做纯商业”。
    陈真诚表示,作为万科的第二代领导者,郁亮显然不满足于按部就班和循规蹈矩,但他同时又担心万科出现大的风险,因此选择了一条保守下的创新之路。“不过,保守下的创新也是创新,这个创新的过程也是郁亮自我实现的过程。”

 

人的两面

 

王石曾评价郁亮“踏实”、“细腻”,而王石赴美留学之后,外界对郁亮的评价是“活跃”、“创新”。
    不可否认,当外部环境创造有利条件时,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冲动。
    有一则传闻。1994年的某一天,郁亮来到王石办公室,直接问他,为什么我还不是副总经理?两年后,郁亮得到了副总经理的职位。而这种版本的对话曾在1992年一模一样地出现过,那时郁亮“要”到的职位是部门主管。
    郁亮自认为很优秀。“天才通常只有少数几个,但天才一般不可爱,我不是天才,但我很优秀,优秀的人就像我这样。”郁亮说。
    郁亮在万科工作了21年,为万科的发展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这其间,郁亮与王石并非没有分歧。“我与主席没有根本的分歧,但快和慢是有不同看法的,比如说有一段时间我希望更多利用资本市场去快速发展,而他说资本市场也不一定靠谱,我说有机会就要用,没机会再说。”郁亮说。
    不经意间,自忖很优秀的郁亮说出了自己对万科发展策略的不同的理解。而现在,郁亮难道不是在印证着王石所说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
    “我想不能完全这么理解。人总是有两面,郁亮在实现自我价值之外,难道不是在重树万科的领导力和感召力吗?”明德顾问资深房地产顾问张宏磊说。
    他表示,千亿之后的万科到了一个节点,这是一个里程碑,但万科在爬到一座山的顶峰之后,所有万科人都在困惑与迷茫,下一座山峰在哪?而且,想必万科也已经意识到,所谓“标杆”的意义并不仅仅是规模和销售额,还需要一种主流价值观的认同。
    “像万科这样的企业,仅仅有良好的发展态势是不够的,还需要精神领袖。我相信郁亮诸多改变的行为和言论,既有打造自我领导力的企图,也有提升万科凝聚力、号召力和吸引力的目的。”张宏磊说。
    毛大庆就有这样的感触:“有一次我跟郁总去三江源,我都走不动了,他还蹦蹦跳跳、很兴奋地往前走。还有,他的自律让我印象深刻,为了保持体型和健康,他的饮食很有规律。”
    郁亮说,为什么推广自行车运动,是因为男女老少都可以参与,通过比赛,可以培养团队的集体意识,并且可以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平衡和化解部门之间与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我最近观察了一下万科的内部论坛,发现推广自行车运动前跟推广后明显不一样,推广后,大家谈论的话题不一样了,怨言也少了很多。”郁亮说。

 

谁的舞台?

 

“观察万科近几年的年报发现,其净利润增速已经有所回落,而随着其降价势头的显现,其净利润增速可能会进一步回落。”西南证券地产分析师肖剑说。
    他认为,万科增速的回落,让其显现出平庸化发展态势。
    观察人士认为,当一家企业的规模足够大时,其必然会显现出发展的疲态和增速的回落,这时如何给团队注入新的兴奋点和活力至关重要。
    “万科近期提出了‘健康、工作、生活多10年’,就是出于此种考虑,当万科依靠组织力和惯性就能向前发展时,个人的作用力会越来越小,而这个口号和郁亮的各种外在举动,都在为万科人进行一场价值观的转换。”正略钧策资深地产专家吴小燕说。
    显然,郁亮所处的时代与王石所处的时代截然不同。那时,领导者选对了一个方向,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中,企业就能不断向前;那时,一个人就能对一家企业或一个区域公司的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如今,在万科的增长力趋于平稳之际,当万科依靠惯性和组织的力量而非个人时,万科拿什么来吸引人才,来倡导一种价值观,来提升团队的凝聚力?
    “这就需要进行价值观的转换,让万科人在工作之外,能有更多的追求,这也符合当前‘80后’、‘90后’对工作与生活的态度。”吴小燕说。
    在谈到近期万科高管出走时,郁亮说,很多人认为没有激情了,有一种失落感,这是个问题。公司大了之后,管理上就更复杂了,比如个人努力与成果之间不那么直接了。再有,外部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中国的民营企业发展到今天,已经给职业经理人提供了比较好的薪酬和条件,而万科的职业经理人又是货真价实、物美价廉。
    “如何应对这件事,如何能保持一种文化,能把所有人的利益放在一块,我们为什么推广自行车运动,就是因为它能把大家凝聚在一块。”郁亮说。
     吴小燕认为,郁亮的潜台词是要将万科的发展与价值观与万科人的发展与价值观进行统一,要将万科的幸福感和与万科的价值取向进行统一,将领导者的感召力转化成万科人的价值认同与活力。
    说到底,郁亮是想将“我的万科”转换成“你们的万科”、“万科的万科”。“个人化”只是表象,真正的目的是“去个人化”,实现“平民的万科”。
    “郁亮的年轻化和创新力,也给了万科以活力。他也许只想扮演一个符号,一个给万科人以激情的符号。”吴小燕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