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曾冬梅 广州报道
虽然已经坚持了1年半,但保利地产(600048.SH)的96亿元增发计划最终仍难免脱“流产”命运。11月4日,保利地产宣布,因原募投项目已开发建设并取得良好业绩,再结合目前资本市场的融资环境,公司决定撤回2010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申请。
“这已经不是新现象了,这两年取消的很多。”保利地产副总经理胡在新表示,公司开发资金充足,取消增发并不会对公司的运营和资金链造成影响。
据了解,截至三季度末,保利地产手持货币资金220亿元,而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流动负债为125亿元,短期偿债压力小。与此同时,保利地产也开始有意放缓拿地节奏,其拿地金额与销售金额之比已从去年的约85%,下滑至三季度末的38%。
取消增发
据了解,2010年3月,保利地产宣布拟定向增发不超过7亿股A股,募集资金净额不超过96亿元,发行价格不低于前20个交易日的股票交易均价的90%,即17.92元/股。发行对象为包括公司实际控制人保利集团在内的不超过10家的特定对象。定向增发所募集的资金将投向北京保利云水名苑等12个房地产项目,总投资达244.67亿元。
其后,证监会表示不再审批通过房企的融资方案。2011年4月,保利地产201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审议通过了《关于延长公司2010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决议有效期并调整发行底价的议案》,延长该增发议案12个月。将发行数量上调为9.1亿股,发行价格则下调到了决议公告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90%,即11.6元/股。募集资金净额依然是不超过96亿元。议案指出,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到位之前,公司将根据项目进度的实际情况以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资金到位之后予以置换。
这一次,保利只坚持了半年时间便宣布放弃。11月4日,该公司公告称,从增发方案2010年4月获股东大会通过至今已经18个月,原募投项目北京保利云水名苑、上海宝山陈富路项目等12个房地产项目均已按照预定计划开发建设并已取得良好的销售业绩,不宜继续作为募投项目。结合目前资本市场的融资环境,经与主承销商协商,同意公司撤回2010
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申请。
对于取消增发的原因,胡在新对本报记者解释:“一是因为原募投项目已顺利开发;二是目前融资环境不乐观,短期内看不到放开的可能。”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也指出,受大环境影响,在此之前已有多家公司取消增发,保利放弃亦属正常。胡在新强调,公司开发资金充足,取消增发并不会对公司的运营和资金链造成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自2009年以来,包括“招保万金”在内,沪深两市共有44家上市房企的增发计划先后被叫停,原计划募集资金总额达1008.95亿元。
压缩拿地
保利地产的销售数据显示,虽然前三季度的销售金额取得较大幅度的同比增长,但增速已经在逐渐放缓。保利地产前三季度实现销售金额为573亿元,同比增长38%,但与中期相比增速有所下滑。在研究机构看来,这固然与该公司上半年推出的商业产品售价较高有关,但无疑也和进入8、9月份后,楼市销售形势的走弱分不开。
进入10月份,销售业绩下滑的趋势更为明显,10月份,保利地产实现签约面积56.9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6.79%,实现签约金额54.2亿元,同比下降39.27%。单月成交价格9519元/平方米,较上月下降17%,这也是近几个月以来保利销售单价的最大跌幅。
广发证券分析师沈爱卿对本报记者表示,受市场因素影响,未来2个月,保利地产的销售额可能仍将处于低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开工方面,保利却未有缩减,反而大幅增加。1~9月份,保利地产的新开工面积达到1061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27万平方米,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63.48%和33.13%。1~9月份的在建面积达2449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62.58%。
在销售下滑和保证新开工的前提下,相对往年,今年保利在新增土地储备方面明显有所压缩。据了解,2010年保利共斥资约558亿元用于土地收购,占了全年销售额的约85%。根据长江证券的统计,截至今年三季度,其拿地金额与销售额之比已经下滑到38%。
从前三季度的财务数据看来,保利的财务状况仍处于稳健良好的状态。至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0.74%,扣除负债总额中高达795亿元的预收款项,实际资产负债率40.1%,较去年同期下降4.6个百分点。负债总额中有息借款为691.5亿元,净负债率为125%,较2011年中期的净负债率146%有所下滑。
“目前来看无明显的资金压力,但还要看未来2个月的销售情况。”沈爱卿认为,基于市场走势不明朗的判断,保利地产未来或将采取更为谨慎的经营策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