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苦闷“薪”情

(2011-11-02 16:24:06)
标签:

房产

分类: 特别策划

■张劲松/文

大连明洲地产在发展、扩张的过程中,各方面都遇到了新的挑战。而对于公司HR总监秦冰而言,由于公司加快了区域化扩张的进程,目前人员配置和工作模式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之前的薪酬体系已经难以适应公司的现状与相关员工的要求。近来,就有不同层级的人员纷纷向秦冰表达对当前薪酬体系的不满,而由于员工的流失率最近明显增加,公司董事长历鸣也要求其对这一现象进行调查分析,这都让秦冰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空降部队带来的烦恼
    去年年初,历鸣为了给下一步进军外埠做准备,从上海一家知名的房地产企业挖来黄家诚担任研发部总经理,而历鸣给其开出的条件是年薪60万,并由公司为其在某高档小区承租了一套两居室作为其来大连工作的居所,而其平时的一些日常开销也由公司承担。黄家诚是明洲地产的第一个“空降兵”,这样的待遇在公司还没有先例。因此黄家诚的薪酬在公司内部是严格保密的,而其需要报销的一些支出也是直接找秦冰签字,再去财务部销账。
    但纸里终归包不住火,渐渐地,关于黄家诚薪酬的各种说法开始在公司流传。
    对此反应最为强烈的是公司的中层经理们,因为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即使算上年终奖,也远远达不到黄家诚这样的薪资水平。一些部门经理开始在工作中给黄家诚设置障碍,对研发部提出的配合需求消极应付,也有一些和秦冰比较熟的人经常有意无意地向其抱怨,认为公司薪酬制度不透明、不公平。秦冰的公司好友、财务经理魏霞就曾忿忿地表示:“大家都是每天很辛苦地工作,凭什么有些人的薪水是我们的好几倍?我们的工作就不重要吗?缺了哪个部门公司能正常运转呢?”
    久而久之,连黄家诚的下属也对他有了看法。一些员工认为,既然我们的经理收入那么高,就应该能者多劳,何必事事都要支使我们去做?特别是一些在公司资历较深的老员工,工作态度越来越消极。
    对于由黄家诚引发的公司内部消极情绪,秦冰也感到很无奈。因为黄家诚的待遇是董事长直接决定的,她只有执行的权利,而对于其他员工的不满,她也拿不出任何实际的方案来安抚。给所有人都加薪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而如何调动其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不是她的职责范围所能左右的。而黄家诚本人虽然察觉出周围同事对他的孤立,但并不能了解问题的根源所在,而是将之简单地视作公司对“外来者”的心理排斥。

 

“多栖”员工如何定薪

 

薪酬问题还不止于此。经过两年多的筹备,明洲地产的第一个异地项目——青岛明洲苑终于在去年年底进入了实质运作阶段。作为异地开发的第一步,公司上下都非常重视。由于公司暂时还没有实力在当地成立分公司,因此组建了临时的项目部,抽调了部分公司精英进行项目运作。
    设计部经理杨鹤及其手下的部分人员成为了临时项目部第一批被抽调的人员。当时设计部在大连本地仍有一个项目任务在操作,因此团队成员这段日子经常是大连、青岛两头跑,十分辛苦。时间一长,内部难免会出现一些抱怨之声,特别是那些有家有口的员工,觉得自己牺牲太多,并且付出的劳动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这期间还有几名员工选择了辞职。
    对于这种情况,杨鹤也找秦冰谈过几次。他认为目前公司对于他们这类员工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他表示,设计部目前同时承担着多个项目的设计任务,但平时只是多了一些出差补助和报销费用,底薪方面并没有增加,而领导许诺的年终奖目前也只是空头支票,能兑现多少现在还难以预料,员工产生不满情绪也在所难免。
    对于杨鹤提出的为设计部这些员工加薪的员工,秦冰的答复是:这种情况之前在公司尚无先例,目前公司只能按照现行的薪酬考核办法计薪,对于情况特殊的员工,只能在请示高层领导之后,才能考虑是否可以做一些灵活处理。
    而在明洲地产内部,类似这样的“多栖员工”并不仅仅存在于设计部。和其他房地产公司相似,明洲地产在发展过程中也一直存在人才流失率高的现象。特别是近两年,一些岗位的员工走马灯似地来了去、去了来,使得很多部门的员工都在一定时期内出现身兼数职或“一个人干两人活”的情况。
    和秦冰同部门的小顾,目前就颇有些手忙脚乱的感觉。小顾的岗位本来是专职负责薪酬发放的,但由于上个月,部门负责公司人员入职和培训事务的人员刚刚辞职,一时又没有招聘到合适的人选,秦冰只好安排小顾暂时兼任这项工作。小顾虽然表面上没有对此提出任何看法,但时间一长,秦冰也能觉察到她内心的情绪变化。而且由于需要处理的事情很杂,小顾的确有些力不从心,尽管经常加班加点,但还是影响了公司人员薪酬的正常发放。
    对于小顾这种情况的员工,秦冰也想通过适当的薪酬设计进行一定的激励和补偿,但一直没有想出最适合的方案。
    因为这些情况都属于临时性、突发性的现象,维持的时间也长短不一,很难通过固定的机制对其额外的劳动进行界定。但这一现象又是公司的常态,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而仅靠员工的自觉性和牺牲精神,恐怕难以提升其工作效率。
    看来如何针对明洲地产的现状,科学合理地革新公司的薪酬机制,是目前亟待秦冰解决的一大课题。
(文中公司名、人名、案名均为虚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不得已
后一篇:并购凶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