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刘晨 北京报道
“别对楼市复苏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说。
听起来有些绝对,但这恰是对当下楼市的客观描述。2011年“十一黄金周”,综观多个城市的楼市成交数据,传统的楼市销售旺季以“惨淡”二字收场。
而近日佛山放松限购新政的“朝令夕改”,使得政策继续从紧的态势日益明显,楼市再次陷入了深度博弈之中,看空情绪不断蔓延。
一组数据可以窥见目前楼市的惨淡景象。
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9月、10月北京已经取得预售许可证的34个项目中,提供的住宅达到了10276套,但是截至10月10日,累计签约套数只有1068套,签约率仅达到一成。此外,近六成为零成交楼盘。而签约楼盘多集中在中低价位,签约套数前10名前楼盘,房价均低于3万元/平方米。
同样,上海的新房成交亦延续9月的低迷态势,国庆七天仅成交398套,相当于去年同期的五分之一,成为近6年来成交最差的“十一黄金周”。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统计显示,“十一黄金周”期间,广州新房网签仅680套,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超过五成。深圳楼市更是惨淡,10月1日至7日,深圳新建商品住宅仅成交289套,同比大跌近九成。
与此相应的是,存量住宅的压力继续加大。根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最近发布的报告称,截至2011年9月底,北京、上海等8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量同比大涨三成,存销比处在阶段性高位,销售压力较大。
中原地产三级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分析认为,今年国庆期间楼市萧条的原因主要是认购数据锐减近半,影响当月的签约数据;此外,调控政策未放松,购房资格被逐渐消耗,加上贷款难度继续增加,亦使得刚性需求客户难以借助信贷入市。
那么,有资格的购房人到底还有多少?
此前,北京万科副总经理肖劲公布的一份万科针对北京家庭的入户抽样调查显示,在严格的限购政策下,北京目前只有3%的家庭有资格、有能力、有意愿买房,折合户数为20万户。
这是困扰开发商的残酷事实。而面对封顶的需求,激增的库存与需求上限的矛盾正日益凸显,这使得市场的悲观情绪不断蔓延。
北京市住建委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9月第三周,北京楼市库存11.7万套,呈继续上升趋势。而根据中原地产研究机构的统计表明,2011年前8个月北京商品期房的“去化率”(即销售率)约在30%左右。如果按照这一速度,10月过后,北京商品期房的实际库存将超过12万套的水平。这与2008年楼市的“最坏年代”库存水平基本持平。
而多家市场调研机构对楼市的监测数据均显示,北京8月上市销售的楼盘开盘30日销售率平均只有26.2%,上海、深圳分别为32.4%、28.8%。
蛋糕相对固定,如何多分一块,大多开发商选择在价格上作出让步。
戴德梁行研究部华北区主管魏东对记者表示,目前住宅市场投资需求已基本被挤出,由于限购政策并未放松,成交量将持续在低位运行,开发商资金压力加大,三季度部分开发商已经采取了明显的降价策略,预计四季度开发商的降价动作将持续扩大。
中国银行11日发布的《2011年四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亦称,无论从经济形势,还是从房地产市场形势来看,预计房地产调控政策都不会放松,也不应放松,房价回调的压力还将进一步增大,近期部分城市已经开始出现价格松动。
报告指出,随着房地产企业资金压力进一步加大,预计商品住宅价格调整拐点可能会在2012年春节前后到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