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国房地产报
中国房地产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6,078
  • 关注人气:5,7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银行资本金通道变窄

(2011-10-18 14:19:16)
标签:

房产

分类: 金融实务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李鹏 深圳报道

 

欧债危机蔓延之时,中国银行业也感受到了危机,正在加紧管控。
    在近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联席会议上,中国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表示,以后银行通过发行次级债补充本金的方式将受到严格制约。
    9月20日,中国银监会法规部一位官员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通过资本约束引导银行业转变发展方式,是8月下旬出台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的宗旨之一。“严格约束意味着次级债补充资本金这一通道变得更窄。”

 

高资本消耗模式需扭转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公布以来,虽然中国银行业的平均资本充足率均已达标,拨备率基本充足,但各主要银行公布的未来两三年内的资本金缺口却达约5000亿元。
    其缘由,首先在于中国银行业整体发展环境的趋紧。阎庆民在上述会议上指出,当前的中国银行业面临着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的极大不确定性。此外,不良贷款可能有所反弹。
    近年来,银行信贷规模极速膨胀,银行业次级债发行量有增无减。交银国际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至今,国内主要商业银行已通过次级债募资近1500亿元。
    “在中观层面,不能不说当前经济环境总体偏紧,货币政策不宽松,企业资金面也很不宽裕。”9月20日,一位参加上述会议的招商银行资本管理部高管对记者表示,当前中国股市萎靡不振,预示了资本市场的补给将是非常有限的,多家银行的再融资都不敢去二级市场操作。
    “一系列的宏观形势,银行其实已经开始渐渐明白,高资本消耗的业务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强化资本约束已是必然,只是具体怎么操作、怎么实现平滑过渡是个大难题。”上述招行高管坦言。
    阎庆民在上述会议上代表监管层给出的建议是,商业银行要由外部融资转向开源节流,要实现三个转变:不仅要从高资本消耗的信贷业务向低资本的中间业务转变,还要从高资本消耗的产品和产业向低资本消耗的产品和产业转变。

 

次级债合理性被质疑

 

“此前,次级债作为质量较低的资本工具,就已经受到银监会内部不少人士的质疑和否定,认为其作为合格资本是不合理的。”上述银监会法规部官员表示。
    巴塞尔协议Ⅲ相对巴塞尔协议II的一个大的变化就是,将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进行分类管理,对资本金的质量监管日趋精细审慎。其对“核心资本”及“附属合格资本”的定义极为严格,并将次级债及混合资本债剔除出“附属合格资本”。
    “此前被大量使用的次级债被剔除出附属合格资本,且规定此类债券必须含有核销或转股的条件,当触发事件发生时,这些债券能立即核销或转为普通股,而触发事件又由银监会自由裁量。这说明银监会在收缩次级债作为合格资本的空间。”交银国际银行业分析师李珊珊表示。
    随着监管层压缩其运用空间,次级债的市场行情走弱,新发行的难度和成本都在上升。“银行需要支付比去年高出很多的回报率才能卖出去。”上述招行人士透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