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李鹏 深圳报道
3.5840%,8月23日市场瞩目的一年期央票中标利率与此前一周持平,令此前一度升温的加息预期即刻冷却。
此前的8月16日,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大幅上涨8个基点至3.5840%,结束了连续6周持平的纪录。随即,除28天正回购操作外,其他央票及正回购利率均上浮8个基点左右。
因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一年期央票利率率先上涨,然后加息接踵而来的实例(7月7日加息即是如此),且基于一年期央票多为基准利率参考系,市场加息预期堆积浓烈,都紧密关注8月23日发行的一年期央票利率。
“只能说,当前加息仍缺乏触发因素。”8月24日,央行一位熟悉货币政策决策机制的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预期推后
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持平后,市场给予了“警报解除”的明确回应。8月24日,债市即出现不少主动买盘,股市则在金融、房地产股票的带动下出现全线反弹。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一年期央票利率上涨带动的加息预期。
不过,纵观8月16日以来的各机构研究报告,可以看出研究层面对加息的判断是谨慎的。8月16日~8月23日,仅有中金公司公开发布策略周报指出,央票利率上调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央票发行量,使得公开市场的回笼力度能够加大。不过,中金公司进一步表示,为了保证银行存款的稳定性,以及使市场利率回到与通胀相适应的水平,加息一次仍有必要。
日信证券研究所执行所长宋淮松认为,这是机构研究部门的普遍看法,基调是谨慎和观望。他在8月24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甚至认为,“央票利率这次意外上行,表明目前政策还将维持紧缩性取向。”
其理由在于,一年期央票虽持平,但货币市场利率仍延续涨势。8月23日的隔夜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利率继续上涨20.06个基点至4.2306%,7天Shibor上涨22.33个基点至5.1900%。当日财政部招标的六个月期国库现金定存中标利率为6.5%,创今年以来最高水平。
近似宋淮松的观点,8月24日发布的机构报告纷纷表示,加息的前提条件主要还是通货膨胀的高水平。比如国泰君安的报告就认为,加息的前提条件是通货膨胀继续呈现加速度。其预计,8月CPI涨幅将回落到6%。“从贷款平均利率已在高位及通胀即将回落的角度来看,再次加息的必要性不大。”
上述央行人士则发表个人观点认为,外部局势将是国内货币政策进行适度调整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欧债危机是否会进一步蔓延,其对国内外贸出口形势的影响总体上是不利的。”
再祭数量型工具?
8月23日的央票发行不但利率持平,还缩减过半,且取消正回购操作,当日仅回笼30亿元资金。“这都说明央行是无意推高资金利率的。”第一创业分析师宋启超8月25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
“无意”之外,有观察者猜测是背后的“有意”。在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篮内,8月23日以来一年期央票利率持平而未上调,直接促使央票一二级市场的价差缩小,当前央票利率倒挂情况得到修复。“这将使得央行提高公开市场操作尤其是短期限品种回笼资金的能力。”宋淮松认为。
进一步来看,宋淮松则认为,公开市场操作可能将继续作为央行对冲流动性的首选工具。“如果是这样,不但可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继续上调的概率和压力,还将成为调控资金和流动性的工具,大有代替价格型工具的可能。”
宋启超认为,在当前银行体系资金杠杆受控的情况下,加息对市场的影响事实上远没有资金面紧缩的影响大。“目前银行超储率仍维持在1%附近,货币市场多项利率都有可能因为融资需求的短期扰动而出现较大的波动。那时,基准利率调整的抉择将更显艰难,数量型工具再受重用则显得更加理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