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开发要置于公众监督之下
(2011-07-27 13:32:05)
标签:
房产 |
分类: 城市人文 |
项目开发要置于公众监督之下
■中国旅游报 田凤
“中国红色经典主题公园”的高调签约、又被紧急叫停的事件,不仅引起广大网友和媒体关注,也吸引了业界专家和学者的眼球。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
红色主题公园在运营模式、项目用地等方面非常考究,政府引进项目的时候,要充分考虑项目是否符合地方产业的发展,投资商投资这类项目时,应该在法律政策允许的框架内进行,要遵循市场规律。 另外,媒体、公众公允的监督将促进项目的有效运作。如果是遵循法律政策和市场规律的,媒体、公众的监督只会让行进的路越来越明朗。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媒体、公众应该以更为宽容和开放的心态去看待该项目的建设,不要动辄上纲上线。
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助理、红色旅游研究专家胡志毅——
公众之所以对红色主题公园提出质疑,是对项目的用地和资金投入不明了。因此,我建议项目落地之前,不妨多听听意见。 如果是政府行为,可通过举办公众咨询会议的方式,广泛听取各部门、专家和公众的心声;如果是市场行为,也不妨让项目透明化一点,将项目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进而消除猜忌。
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副院长王宁——
项目落地之前,充分的论证和对企业运营能力的评估是非常必要的。投资企业在确定该项目时,除了要走合理合法的审批程序,更要对项目本身进行充分的论证,以确保项目建成后的持久力。而环境、卫生、林业、规划、文化等关联部门要严把审批关,当好把关人。 另外,建这样的红色主题公园,选址所在地应该要有红色资源做支撑,不能凭空生造出这么一个项目。如果有丰富的红色文化遗存、资源做支撑,在依托资源的基础之上搞这样一个主题公园也未尝不可。 (中国旅游报 田凤)
前一篇:申相臣:焦作PPP实践
后一篇:与零售商对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