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佛山好榜样
(2011-07-20 16:19:39)
标签:
房产 |
分类: 城市人文 |
学习佛山好榜样
■中国房地产报 马琳/文
晋江磁灶镇将陶瓷产业的发展标杆瞄向了佛山,期望实现节能减排和产业升级。这是好事。 2008年,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划下,佛山展开了清退高能耗、高污染的陶瓷产业的行动,几大主产区禅城、南海、三水等区内的陶瓷产业整治更是风起云涌。那时,佛山365家陶企中,仅有11.6%的企业被留下扶持发展,对于保留下来的建筑陶瓷生产企业,政府引导企业进行节能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对企业进行能源审计和节能目标考核,促进企业实现清洁生产。其余的则根据企业实力进行了转移或关闭。 此事,对于陶瓷行业的震动以及冲击非常大。当时晋江就感觉到:它们会是佛山的明天。尽管陶瓷产业为地方经济带来了增长,但对环境的破坏也是极大的,早期是酸雨隐患,近期则是降耗压力。早晚会改,企业家们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不改不行,环评指标是政绩考核的重要一票,且引进其他产业能带来比陶瓷高几倍的产值,发展已经不再需要陶瓷产业了。 而佛山陶瓷产业的改造确实给当地政府带来了新气象:经过4年多的整治,佛山市“十一五”期间节能降耗成绩显著,前四年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进度为110.11﹪,佛山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30%左右,将逼近或稍低于同期全省平均水平,已经提前一年完成了广东省下达给佛山的20%任务。经过3年的整治,全市陶瓷产业调整提升工作已接近全面完成。 并且,佛山引进了多个高新技术产业。以佛山陶瓷重镇禅城为例,“十二五”期间,禅城将致力于把新IT、物联网、半导体照明(LED)、电动汽车、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禅城区的重要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区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 这一成果迅速在业界发酵,这张令人满意的成绩单也令各地方政府加速行动:淄博市政府确定,到2011年年底,将建陶工业生产能力由现在的12亿平方米压缩到7亿平方米,淘汰转移落后生产线200条。同时,还将制订建陶行业标准,鼓励优势企业运作高端品牌。新晋产区江西高安则从一开始就摒弃了只注重陶瓷发展而放纵其污染的陶瓷产业发展老路,选择了建设“清洁生产、节能环保”的绿色示范基地,选择了走节能、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包括其总投资达8000万元的基地管道天然气供应工程顺利完工,管网已经向陶瓷基地的生产企业输送天然气,一年设计供气量在8亿立方米左右。 在企业层面,危机意识也在加强。比如在晋江,企业已经开始未雨绸缪,研发市场销量并没有打开的陶土板、轻质砖、薄型砖、太阳能陶瓷板,并且规模都很大。 “外迁是所有陶瓷产区都要面临的问题,早两年是广东佛山,现在是晋江,未来,别的厂区也会一样,这是发展趋势。出路则是产业升级。”福建晋江陶企认为。
前一篇:晋江陶瓷产业黯然退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