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美罗城13亿元寻买家
(2011-04-27 16:57:34)
标签:
房产 |
分类: 土地楼市 |
经营不善急欲解套
北京美罗城13亿元寻买家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苦撑了近4年之久的北京美罗城,终究没有逃过变卖的命运。
4月15日,在北京产权交易所的网站上,悄然挂出一则北京华茂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茂置业)100%股权转让的消息,转让价格为13.77亿元。而该公司的核心资产,即为位于北京东四环中路的美罗城购物中心。
由于华茂置业的大股东之一为央企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公司,此番出售被外界解读为央企退地的举措。
事实并非如此,在熟知美罗城项目的商业地产界人士看来,美罗城长期经营不善以及两大股东之间的内部纠纷,使得美罗城已经到了不得不卖的境地。
经营不善急解套
根据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告显示,截至2010年年末,华茂置业的资产总额为18亿元,负债总额13.5亿元,实现净利润1.59亿元。
交易条件规定,意向受让方必须与中方股东和外方股东共同签订《股权转让框架协议》,并应负责全部清偿标的企业对全体股东的债务金额,其中本金人民币1亿元,利息和其他费用约5556万元。
工美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主要是通过对美罗城购物中心转让,将华茂置业一并转出。
早在2005年,工美集团与MetroCity(Beijing)Pte.Ltd合资组建华茂置业公司,双方各持股50%。Metro
City为新加坡美罗控股的北京子公司,美罗控股主要业务包括零售和房地产业务,在新加坡、中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均拥有商业项目。
组建后的华茂置业由工美集团与美罗控股双方共同管理、营运,美罗城即为其在京打造的第一个项目。开业初期,华茂置业及其股东将美罗城定位为“集服饰、体育用品、展示、家居和其他便利服务及全面的餐饮、娱乐休闲和美容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购物中心”,试图服务于泛CBD地区的中高收入消费者。
然而,双方并没有预料到,美罗城最终会惨淡收场。
4月18日,位于东四环大郊亭桥西南角的美罗城大门紧闭,已人去楼空。这个庞大的商业建筑,分A、B、C三座,目前其北侧(C座)的主力店百盛购物中心以及国美电器、沃尔玛超市尚在营业之中,其南侧(A座)近3万平方米的商业面积也已租赁给家居卖场红星美凯龙。
根据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的信息,美罗城购物中心总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其中可出租面积12万平方米,目前已出租8.7万平方米,已出租商户年租金约为9900万元。
在红星美凯龙与百盛之间的B座,即为工美集团与美罗控股联手经营的商场“美罗城”,长达近4年的惨淡亦是双方的心头痛。
“美罗城商场去年上半年就关门了,早就不营业了。”国美电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而据记者了解,美罗城于2005年5月开工建设,2007年3月投入试营业,当年9月正式开业。但此后一直生意惨淡,商家于2009年上半年先后撤离。
2009年,美罗城即传出易手的消息,但最终不了了之。直到当年6月份,华茂置业与北京沁春华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将“365外贸大集”搬进美罗城,并引进几百家外贸企业进驻,该商场才又重新进入营业状态。
“外贸大集其实经营情况特别好,商场和商户都赚到钱了,但是由于华茂置业的股东出现纠纷,导致与外贸大集的合作不得已终止。”一位熟识该项目的地产界人士对记者表示。
记者亦从曾经负责美罗城外贸大集项目的商业策划人陈辉处了解到,外贸大集进驻美罗城时间不长,但好的商铺一个月纯利润可达六七万元,不过由于种种原因,2010年春节过后商户无奈撤场,“现在还有不少客户仍然想着美罗城那个地方”。
上述知情人士则称:“工美集团与美罗控股内部出现纠纷,合不来则一拍即散,把产业一卖,分钱走人,这是解决问题的简单而直接的方式。”
盘活难题
工美集团相关人士表示,项目挂牌以后,咨询的人士和公司很多,但还没有正式报名的,需等到挂牌公告期满后才有定论。
戴德梁行华北区商铺部董事张家鹏认为,美罗城的经营不善,与其所在区域的位置有很大关系,这个区域离北京最大的商圈CBD商圈很近,定位没有与CBD商圈进行错位。另外,区域内商业不够集中,虽然大成国际中心、燕莎奥特莱斯等都在附近,但彼此有一定距离、较为分散,不能聚集人流。
更为业界所诟病的是,美罗城“兵败”北京城除了交通问题、区域环境问题等,更重要是经营方没有保持清醒头脑来运作这个项目。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工美集团与美罗控股之间有所分工,开发工作主要是由工美操作,后期的招商和运营由美罗控股方面主导。纵使如此,也未能避免项目开发伊始,多方招商埋下的祸根。
另外,美罗控股虽然在亚洲做百货很有经验,在上海的美罗城也做得不错,但并不意味着它能适应北京市场,北京美罗城的招商情况很差,并没有体现出差异化经营,加上后期招商监控及调整失判,最终导致项目失败,双方合作也不欢而散。
如今,华茂置业总经理彭细光的手机已成空号,而美罗城原品牌推广负责人也已经离职。
业内分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惯于玩资本的投资方来说,地价很便宜,拿下项目之后,经营得好皆大欢喜,但即使做不好,地产也可以倒手卖出,仍然能保证收益。
美罗城的地价无从查证,但根据北京市社会科学院2007年初发布的《北京蓝皮书》提供的数据,2005年北京市平均楼面地价约为2500元/平方米。即使美罗城长期闲置,物业的迅猛升值亦为投资者带来不菲收益。
“目前房地产市场环境不好,对于投资失败的商业项目,趁着商业地产转暖的时机抛售是正常的现象。商业地产现在的风险其实越来越大,物业能卖就卖,现金为王。”中国社区商业工作委员会理事长董利说。
不过,留给买家的是盘活难题。在张家鹏看来,美罗城未来若想盘活,需多引入一些餐饮以及休闲业态,抓住区域内生活居住的人群,不要跟CBD商圈正面竞争,错位经营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人群。
董利亦认为,美罗城所处的位置需要养,现在还不具备做一个高档购物中心的条件,周边环境需要发展时间,只有投资方有实力、能扛住,才可能将这个项目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