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报社评 小步加息不如快步到位
(2011-04-13 15:01:52)
标签:
房产 |
分类: 封面故事 |
中国房地产报社评 小步加息不如快步到位
清明后如约而至的今年第二次加息显然难以让房地产投资者为之所动。央行宣布加息的第二天,无论是A股房地产板块,还是港股内房股,都把大涨作为对加息的“献礼”。虽然,我们知道房地产板块在央行加息后的大涨不过是3月份以来强劲表现的延续,0.25个百分点的小碎步加息只不过是未能撼动这个趋势而已。
为房地产股打气的是通胀加速的背景。众多机构分析人士认为,央行此时果断加息是因为通胀形势日益严峻、3月份的CPI数字高于市场预期。而尽管连续加息四次,但与超过5%的CPI相比,负利率仍是现实。如此小幅加息,目前看来主要还只是一种表明央行决心的信号,对抑制通胀难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用。因此,在可预见的时间段内,负利率必然会伴随我国的经济生活。而在负利率之下,无论投资者还是老百姓都会相信美国量子基金负责人罗杰斯的这句话:“最持久的避险策略就是拥有更多的实物资产,而不是紧握那些随时可以印出来的纸币。”于是泛滥的资金依然从银行汹涌而出,追逐包括房地产、黄金在内的各种实物资产,推高各种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价格的趋势就不可避免。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想象通胀能够得到根本抑制,而通胀得不到抑制,房地产就必然仍是吸金磁铁,为房地产调控成为“空调”的可能性奠就变数。
要抑制这种趋势,更好的办法是大幅度回收货币,并一次性将利率提高到CPI指数之上,而不是目前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小幅加息。小幅加息并不能给市场以强烈紧缩信号,从而调适投资者和消费者行为,相反,加息的预期还会引来热钱搏击人民币资产的进一步升值,这种自激效应还会使得资产价格进一步上涨。
当然,大幅加息也会产生诸多负面效果。央行之所以如此小心翼翼,是因为我国实体经济中的众多产业正面临着成本上涨、需求不振、投资回报率偏低的窘境,如果加息幅度过大,融资成本的大幅度上升将可能对实体经济形成严重打击,可能将会使得经济走向硬着陆。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与大幅加息所引起的经济回调相比,目前通胀加速的态势更加令人担忧,待到通胀引起的过度投资和投机累积到危险的高度,或通胀引起的收入分配扭曲、贫富分化加剧到一定程度,再来纠正的话,整个经济体就将付出更加昂贵的代价。
因此,与其小步加息累积风险,不如一次加息到位,让经济在短期内进行充分调整,借机治愈由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多个领域的过度投资导致的经济隐疾,让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各个产业重新走上低通胀、适度增长的健康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