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租乱象

(2011-04-06 15:00:17)
标签:

房产

分类: 土地楼市
房租乱象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刘晨 北京报道
  
  “太离谱了,房租一年涨好几轮,中介和房东想涨就涨,让租房者情何以堪。”聊起租房,耿新(化名)提高了声调,难掩激动。
  耿新用一首流行的歌曲“忐忑”来形容自己的心情。因为,从2010年10月至今短短半年多时间,他亲历了租金跳涨、房东毁约、中介轰人的难忘过程。
  一切都是涨价惹的祸。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北京2月份住房租金同比上涨15%,高于居住类价格11.2%的同比涨幅;上海2月份房租价格环比上升2.9%,高于居住类价格1.2%的环比涨幅。
  住房租金同比涨幅的迅速走高已成为CPI上涨的重要推手,也成为一线城市中低收入者普遍面临的一个尴尬问题。
  房租为何持续上涨?多位业内人士及专家均认为,除了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之外,还与通胀预期增加、楼市限购影响、中介推高租金等多个因素有关。
  在全国“两会”期间,北京市委书记刘淇表态,今后北京出租房将占到全部住房的60%,政府还将出台法规调控房屋租金。在此前的3月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司长沈建忠也明确表示,房租调控应该也是房价调控的一部分。
  这一次,房租被明确纳入调控范围,政府亦显示出“下狠手”的决心。然而,由于政策的滞后性,目前处于政策空窗期的房屋租赁市场正在上演一场最后的疯狂,乱象丛生。
  对于饱受诟病的房屋租赁市场,如何通过政策之手加以规范?如何平衡中介公司、房东、房客等多方利益?调控手段、路径又在哪里?摆在政府面前的,是诸多有待破解的难题。
  
  最后的疯狂
  
  耿新是“北漂”一族,进京工作4年多,2010年初与妻子在北京海淀区清河附近租住了一套60平方米左右的两居室,当时的价格是2100元/月。
  “这个价格是当时的市场价,还能接受,我们付了一年的租金。但是到去年10月份,租期还没有满,房东突然提出毁约,要收回房子,否则涨价600元。当时我爱人还怀有身孕。”至今提起,耿新还有些愤愤不平。
  但是,房东并没有顾及于此。“心理真是很悲凉啊,真正体会到无房一族在北京有多么痛苦。”耿新说。
  百般商量无果,他无奈与妻子选择在同一小区里租住了相同户型,这个时候的租金已经涨到了2600元/月。短短9个月,同地段的房租涨了两成多。
  这仅仅是去年10月份的行情。“最近又涨了,像我这样的两居室,月租金至少涨到了2800~3000元。”耿新担心的是,房东也会随市涨价,“总之心里很忐忑”。
  也是在同一时期,耿新租住小区的40平方米左右的一居室,租金价格也从去年的1700元/月涨到了现在的2400元/月。“如果你不接受涨价,中介就会把你赶出去,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耿新说。
  如此这种“坐地起价”的并非个案。在西二环附近,原先每月3500元左右的两居室,目前中介叫价已经超过5000元。
  “中介最近很疯狂,什么价格都敢出,60多平方米的普通两居室愣是叫价5200元/月,原先的租金可还不到4000元”。一位准备在西直门附近租房的女士对记者表示。
  而据记者询价得知,在西城区官园一带,60平房左右米的房子租金很少有低于4500元/月的。即使是三四十平方米的一居室,今年的租金价格也被抬到了3200元~3300元。
  涨价方提供的涨价理由无一例外的是“柴米油盐都涨价,房租怎能不涨?”在业主普遍看涨的心理下,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租金涨价潮,在春节后继续放大。相关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房租涨幅在10%左右不等。
  尤其是在北京局部区域,如学区房、地铁沿线区域等热点区域,新签订的租约价格涨幅较大。以天通苑为例,相较于2月,一居上涨近15%,二居上涨约6%。学区房如海淀区志新桥区域,尽管不少是10多年的老公房,但一居租金已达2800元/月,环比2月上涨约12%,二居3600元/月,比上月上涨9%。
  “房租涨幅过大的区域应该属于个案,不具普遍意义。”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表示。
  但他亦承认房租在多个城市的普涨现象。陈国强分析认为,导致近期租金上涨的原因很多,如春节过后,外来人口增加导致租赁需求增加;“限购令”促使不少人转买为租;中介机构不良竞争推高房租等。“但这些都是表面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受供求关系影响。”链家地产首席分析师张月表示,租赁的供需比长期维持在1∶3左右,业主的心理预期对租金的影响较大。
  不过链家地产分析师认为,由于2月份租金上涨是季节性的结果,提前消化了市场的涨价能力,为租金下降留下了空间。目前,租赁市场第一波涨价潮已经过去,市场将逐渐趋于平稳。
  
  如何有可为?
  
  “政府虽然提出了调控租金的目标,但是可执行的细则迟迟没有出台,即便有政策或者相关规范要求,如果根本矛盾没有缓解,房屋租赁市场的乱相依然会存在。”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稳定房价是民生,稳定房租也是民生,有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业界公认的是,房屋租赁市场发展多年来存在的两大严重问题:长期无法盘活——由于出租回报率低,很多人不愿意将闲置房屋用于出租,导致住宅租赁供需严重失衡;长期不规范——中介机构为抢房源恶性竞争,哄抬价格,为牟利层层转租、赚取差价的行为难以杜绝。
  上述问题是市场长期发展形成的顽疾,尽管政府曾多次提出要“规范和盘活房屋租赁市场”,却收效却不尽如人意。
  政策监管的难点在哪里?“租赁市场多数是小业主持有,管理的难度很大。从行业角度来看,房地产中介公司拥有从业资格的人员比重是非常低的,专业素质不高,经营不规范的行为普遍存在。所以政府监管的难度很大。”陈国强认为,未来随着租赁需求的增长,以及租赁市场地位的上升,需要政府这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
  一个数据可作为佐证,在北京,活跃着8万名左右的房屋中介经纪人,但北京中介行业协会的统计数字显示,约有一半的从业人员没有相关资格证书。对这部分“无证”人员,如何监管亦是一大难题。
  那么,调控房屋租赁市场的手段和路径在哪里?在业内人士看来,要进一步规范和盘活租房市场,必须从根本上去除其种种积弊。
  目前,对中介的管理已经有法可依。4月1日,我国首个专门规范房地产经纪行为的部门规章《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房产中介参与炒房、吃差价、阴阳合同、自买自卖、改变房屋内部结构分割出租等违规行为,首次有了国家法规予以处罚。
  陈国强认为:“政府有可为的地方很多,最根本的还是要通过市场的供求关系来解决,而不是简单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价格。通过正确的引导,影响租赁市场的定价是最好的。”陈国强所说的“有可为”包括,政府调控房租的路径不仅要从规范中介机构角度入手,同时应严格监管业主随意提高房租、跟风涨价的行为。还应对于现有的可供出租的房源建立更深入更细致的资料信息库。
  更重要的是,应加快推进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建设,让这类租金低、租赁关系稳定的保障性住房尽快形成有效供应,增加出租房源的供应量。还可以通过收购一些存量房源加以改造,供应给租赁市场,以缓解供需矛盾。
  “当然,对于政府来说,这个工作量也是巨大的,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陈国强说。
  除了增加供应外,如何盘活房屋租赁市场亦是调控关键所在。业内人士建议,政府应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盘活房屋租赁市场,如通过降低租赁环节税收、征收房屋空置税、提供租房补贴或奖励等措施,鼓励人们把手中的闲置房屋用于出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