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商业地产太简单
(2011-03-23 13:32:03)
标签:
房产 |
分类: 公司报道 |
作为“饮料大王”,作为中国“首富“,作为房地产企业家系列报道第九期的采访嘉宾,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详解意图涉足商业地产的诸多考虑。对于这家已经在国内饮料行业做到第一的企业,宗庆后意欲做商业地产更多是出于对零售终端的把握,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以及突破企业增长的极限。在风险控制方面,他表示要进行股权合作,且集团资金实力雄厚,银行贷款渠道畅通。
宗庆后:商业地产太简单
■中国房地产报
宗庆后匆匆而来,他坐下后,眼望了一圈四周的记者,并无寒暄。
这一切似乎顺理成章,记者们早已习惯了宗庆后的行事作风。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的这间小会议室,记者们一个接一个地提问,而宗庆后谈笑风生,应对自如。他不时地用肢体语言来强化他的说明。他喜欢表达,但也懂得收放之道。
作为人大代表,宗庆后在今年两会上准备的17项提案显然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又何止议案,媒体也关心这个“饮料大王”、中国“首富”的经营发展,还有他所宣称的5年内将建100家购物中心。
“为什么我要建零售终端,就是在考虑万一我做不动了,但大部分零售终端是我控制的,还能卖我的产品。”宗庆后说。
自称“做商业地产太简单”的宗庆后,似乎把所有的风险都已经考虑周全,在延伸产业链和多元化经营这条路上,他又会呈现出怎样的奇迹?
先租再建
“今年租超市是有可能的,如果自己建房子做超市肯定是不可能的。全靠自己建的话,没有一年半载是建不起来的。”
中国房地产报:去年6月,娃哈哈宣布进军零售业,将在河南商丘开建第一家商业综合体,目前进展如何?
宗庆后:目前我们正在调研,也正在组建班子。做商业地产要找一些内行人来做,我们也招聘了一些人才。都在逐步落实。
中国房地产报:第一家综合体会落子商丘吗?
宗庆后:很多地方都在谈,商丘市政府也在跟我们谈,不过他们那里的拆迁户太多了,这个比较麻烦。碰上两个钉子户的话,一两年内都不可能开建。
中国房地产报:我们什么时候能见到娃哈哈自建的综合体,今年会开建吗?
宗庆后:今年租超市是有可能的,如果自己建房子做超市肯定是不可能的。全靠自己建的话,没有一年半载是建不起来的。
我的目标是先在二三线城市建立零售网络,下一步计划让娃哈哈的经销商把乡镇的超市建起来。
中国房地产报:你有没有具体的规划,比如3~5年会建多少综合体?
宗庆后:我跟你说,我从来不做3~5年的规划。明年要做什么,现在规划好就不错了。
中国房地产报:国内有一些比较被认可的商业地产运营模式,你比较欣赏哪一种模式?
宗庆后:我没去看国内的公司怎么做,我主要看国外的,像菲律宾的ShoppingMall是不错的,比中国大也比美国大,而且在菲律宾,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到那里去消费。
中国房地产报:未来要建的这些综合体是否会形态统一,娃哈哈会持有吗?
宗庆后:搞成功以后就复制。物业肯定要持有,如果卖的话肯定搞不好。有个公司在杭州开了一个大商场,卖了一部分,股东很多,结果招商招的乱七八糟。不能卖的。
中国房地产报:未来这些商业综合体是倾向高端还是中低端?
宗庆后:这要看地方,比如在浙江的地级市,可能要做高端的,在一些经济不是太发达的地区,就要做中端的项目,这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来定,这样才能成功。
控制零售终端
“为什么我要建零售终端,就是在考虑万一我做不动了,但大部分零售终端是我控制的,还能卖我的产品。”
中国房地产报:众所周知,商业地产相较住宅地产更不容易操作,娃哈哈相当于从一个小学生直接跨入大学生行列,你为何在此时选择做商业地产?人们大多诧异,坚守主业20多年的宗庆后,为何行事突变?
宗庆后:这些年国外的超市欺压我们的供应商,给娃哈哈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比如乱收费,空手套白狼,他们不需资本金投入,就靠拿供应商的钱再去发展。所以我想把零售也抓起来,改变这种现状。
中国房地产报:娃哈哈做商业地产的优势在哪里?是资金,是与当地政府的关系,还是拿地的便利性?
宗庆后:应该说我们信誉比较好,娃哈哈在全国各地建厂,是当地的缴税大户,也解决了就业问题,而且还带动了一大批资金去投资。
中国房地产报:娃哈哈打算首先在二三线城市,甚至四线城市开建综合体,是不是因为在这些地方拿地更容易?
宗庆后:也不是拿地容易不容易的问题,大城市的商业综合体已经饱和了,而二三线城市的商业设施则比较落后。
中国房地产报:娃哈哈自建综合体有怎样的意义?
宗庆后:一个是我想控制零售渠道,减少中间环节的成本,实际上我们赚的钱还没有渠道商赚的钱多,特别是一些大超市;另外,我们的产品可以经过自己的渠道卖给消费者。
我给你算一笔账。娃哈哈去租超市的话,租金年年在涨,成本会转嫁给供应商和消费者,而我自己建超市的话,虽然一次性投入多,但长期的经营成本会拉低。必须有竞争力才能竞争得过人家。
中国房地产报:去年两会时,你提出未来3年内实现进入千亿级企业的目标,这一规划目前实施得怎样?
宗庆后:我们去年做了550亿元。光做饮料很难实现,而搞多元化经营很快就能实现。我想如果商业地产做得好的话,这块业务会比饮料业务还大,做几千亿也不是很难的事情,但制造业要做到1000亿会很难。
中国房地产报:看来控制零售终端和突破企业增长极限,应该是你做商业地产的主要原因。
宗庆后:我现在最头疼的就是销售。销售说起来很简单,但是“买卖”两字做起来也很难。为什么我要建零售终端,就是在考虑万一我做不动了,但大部分零售终端是我控制的,还能卖我的产品。做的越深越广,成为百年老店的希望就越大。
合作谋“商”
“商业地产的股权不一定全是自己的,我们愿意和内行企业一起合作。我们能控制零售渠道就行了,并不是要控制所有的资产。”
中国房地产报:目前,娃哈哈涉足饮料、设备制造业、对外贸易、奶粉、童装、商业地产等上下游产业,走的是多元化扩张之路,你会怎样调配各业务的比例与权重关系?
宗庆后:现在还不存在这个问题。娃哈哈去年开始考虑多元化经营,对于多元化经营,舆论界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开始的时候认为企业必须搞多元化,结果有一批企业搞多元化后却受到了损失;后来则认为搞多元化必死无疑。
我认为,是否搞多元化要考虑三点:一是企业有没有需要,二是企业有没有能力,三是企业有没有机会。
现在娃哈哈有搞多元化的需要,我们这几年积累了很多资金和人才,现在关键是看有没有机会。
中国房地产报:目前娃哈哈有多少现金流?
宗庆后:130亿元。
中国房地产报:你认为企业打造多元化方面,最重要的是什么?多元化经营给娃哈哈带来了哪些好处?
宗庆后:要上下游一起发展。为什么我的利润高,就是因为产业链的很多环节都是我自己做的,控制了成本。
中国房地产报:去年,娃哈哈的利润出现了下降,有说法是因为战线拉的太长。
宗庆后:实际上我们的战线还没拉呢。娃哈哈一直是比较稳健的,不做能力做不到的事情。
中国房地产报:你说过没有把握的事情不轻易去做,对于商业地产,你有多大把握?
宗庆后:你看我说一年了还没有真正动手,但现在我是觉得没什么问题了。
中国房地产报:一边是制造业,一边是地产业,而商业地产又会很“烧钱”,你怎样进行财务上的平衡?
宗庆后:我们现在没有负债,存款比较多。你越有钱,银行越愿意贷款给你。未来5年,娃哈哈每年100亿元的利润还是有的,所以怕什么呢?
关键是你资金实力够不够,搞到一半没有资金了肯定完蛋。我们每年有100亿元的利润,而且还有银行贷款,还有其他合资方的出资,还有店铺的租金。
商业地产的股权不一定全是自己的,我们愿意和内行企业一起合作。我们能控制零售渠道就行了,并不是要控制所有的资产。
另外,我们搞连锁超市和其他的多元化经营,将来也会上市。
中国房地产报:你会绝对控股?
宗庆后:也不一定,超市部分要绝对控股,其他部分就不一定了。
中国房地产报:你觉得娃哈哈在商业地产管理方面有经验吗?
宗庆后:超市也好、购物中心也好,比管工厂好管的多。搞工厂问题就很多,质量啊、设备啊、技术啊,比较复杂。做商业地产太简单了。
记者观察
“跨界”的挑战
■中国房地产报
身着深蓝色稍显旧的西装,已经有些花白的头发,66岁的宗庆后坐在记者面前,稍显憔悴,但又不失往日神采。
宗庆后最大的乐趣是看企业走向成功,企业不成功,自己的压力就大。所以,虽年过六旬,且坐拥800亿元身家,宗庆后仍然担心哇哈哈未来的增长前景,他希望用打造产业链来续写自己辉煌的“宗氏王国”篇章。2011年,他要做三件事:ShoppingMall、养殖、开矿。
但宗庆后即将启程的“跨界”之旅,会给他带来怎样的风景?
从“商”之虑
从去年开始,在多个场合,宗庆后均表露出对外资零售商控制国内零售渠道的不满。最让他“不爽”的是,零售商乱收费、拖欠货款、压价等行为严重损害了供应商的利益,挤压了制造商的生存空间。
因此,宗庆后决意“要从外资手中夺回零售业”,以便今后在对娃哈哈产品进行分销时,取得更多的话语权。这亦是宗庆后对外界所称其做ShoppingMall的初衷。
不过,这绝不是他做商业地产的唯一目的。翻开娃哈哈的账本清晰可见:2009年,娃哈哈集团销售收入400多亿元,净利润80多亿元;2010年,集团销售收入550亿元,但净利润却只有60多亿元,比2009年足足减少了20亿元。
宗庆后掐指一算,去年国内白糖的价格由每吨3000多元涨到每吨7000元,塑料瓶的主要原料PET每吨从8000元涨到了每吨13000元,奶粉价格也成倍上涨。由此一来,企业成本支出一下涨了好几倍,因大宗原材料涨价吃掉的利润至少有50个亿。如此通胀压力让宗庆后感觉“难以承受”。
在过去的30年中,宗庆后积累的每一分财富,几乎都来自于加工制造业:矿泉水、饮料和方便食品。只是,来自于制造业的利润正在逐年摊薄。
所以,宗庆后直言,多元化发展才能很快就能实现千亿企业的目标。
按照宗庆后的预想,将来在商业地产方面的营收将会超过食品饮料业,成为娃哈哈的重要产业。
这是一个多么鲜明的对比,宗庆后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态,娃哈哈坚决不涉足房地产这一暴富领域,而此番食言也似乎恰恰说明“实业派”代表宗庆后在突破企业增长极限方面正遭遇一场大考。
事实上,宗庆后涉足商业地产还有一层深意。在被记者问到“如果有一天你退居到幕后,娃哈哈怎么办”的问题时,原本回答问题游刃有余的宗庆后突然陷入沉思,几秒钟后,他才给出答案:“万一自己做不动了,至少娃哈哈还能控制一些零售终端,才有做百年老店的希望。”
“跨界”风险
对于宗庆后来说,传统产业的发展已走向成熟,未来要做的就是将主业进一步做大和涉足一些新的领域,进一步拓展娃哈哈的盈利空间。
“涉足新的领域”不是没让对宗庆后栽跟头。早在2002年,娃哈哈进入童装与日化领域之时,即让业界大跌眼镜。宗庆后坦言,不管是童装还是奶粉,娃哈哈一直没有挣到钱,但他坚持否认娃哈哈战线拉得过长。
对于此番“跨界”商业地产,面对商业地产永恒的“地段、资金、人才”的三大难题,宗庆后又将如何应对?
对此,宗庆后自信满满:娃哈哈手握130亿元现金流,今后每年会收获100亿元利润。
但这些能足以支撑娃哈哈要建100家购物中心所需的资金?要知道,去年中粮高调宣布要在全国布局20个大悦城时,给出的投资额高达700亿元。
外界公认的是,商业地产是一个烧钱的行业,且回报周期极为漫长。
可能让宗庆后最为头疼的是其商业地产人才的奇缺。在最初进入童装领域尝到了跨行经营运作的难度后,宗庆后开始学会“请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目前已从一些商业地产公司“挖角”,组建娃哈哈的商业地产班子。
在外界眼里,宗庆后一直是个很有霸气的人,娃哈哈的市场战略,基本上都是依靠他的判断。不可否认,宗庆后有卓越的战略眼光和领导才能,他敢于打破规则、也能制定出很好的规则。
宗庆后是做市场出身,所以他非常自信自己对市场的把握。在他看来,盖一个购物中心比盖一个工厂容易得多,娃哈哈100个购物中心的计划并不难实现。
按照宗庆后的设想,娃哈哈的未来是一个横跨多个行业的“宗式王国”,但其产业链之长、涉及面之宽,亦让业界为其捏了一把汗。
正如经济学者评论,多元化本身没有问题,是企业做大的必由之路,但是关键问题在于,多元化经营过程中,能否有相配套的现代化管理思路和平台。
关于个人
Q:娃哈哈与达能的纠纷让你经历了人生的一道坎,你得到了怎样的经验和教训?
A:我想今后和别人合作的话,一是要平等互利,二是要优势互补。
Q:如果有一天你退居幕后,你是否担心娃哈哈未来的发展?
A:(思考)娃哈哈应该逐步把规矩建立起来,我现在也在分级授权。
Q:以前你说过一不上市,二不做地产,现在看来……
A:所以说我说不能规划几年以后的事情(笑)。与时俱进嘛,情况是变化的。现在社会发展太快。
Q:都说你精力很充沛,你怎么保持精力?
A: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习惯了,在农村待了15年,大概把身体锻炼好了。
Q: 作为2010年的中国首富,据说你每年的消费不超过5万元,对你来说,金钱意味着什么?
A:我一天3餐都在食堂里吃饭,早上7点左右到公司,晚上11点多回家,我到哪里去消费啊,我就抽两支烟(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