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洋地产“合纵”
(2011-01-12 10:54:59)
标签:
房产 |
分类: 公司报道 |
远洋地产“合纵”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杨凡 北京报道
一天内3个大型项目合作案宣告落定,为远洋地产过去的一年划上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破折号。
2010年12月31日,远洋地产控股有限公司(远洋地产,3377.HK)与太古地产联合取得成都金融核心区的综合项目地块,同时又与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绿城中国,3900.HK)达成杭州两个大型项目的股权合作协议。
自去年10月份开始,远洋地产在项目层面的股权合作明显增多。3个合作案同日浮出水面,既是2010年的一个完满结束,又隐隐折射出远洋地产在新一年拓展路径的新走向。
“远洋地产一直是一个比较开放的企业,愿意与其他实力企业进行合作,只要能够促进远洋地产的整体长远发展。”1月6日,远洋地产副总裁周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与战略伙伴的合作,有助于提高远洋地产的资产周转率,可以借助合作伙伴撬动其资本、管理和地方经验优势,这是远洋地产总体战略的积极补充。”法国巴黎证券(亚洲)有限公司研究员陈仲伟表示。
一日三落子
1月2日,太古地产发布消息称,远洋地产与太古地产以20亿元的价格联合竞得成都金融核心区东大街的高端综合性项目。
知情人士透露,双方在项目中的股权比例为50%:50%。
远洋地产与太古地产达成合作案的同日,远洋地产与绿城中国联合公告称,远洋地产将以总代价18.46亿元,分别向绿城中国及浙江省铁路集团出售其附属公司盛联24.5%的股权。出售完成后,盛联将由远洋地产、绿城中国及浙江省铁路集团分别持有51%、24.5%及24.5%的股权。
1月2日,绿城中国公告称,以6000万元收购绿城中国执行董事兼副主席罗钊明拥有的莱福30%的股权,其余70%的股权将仍由一位独立第三方持有。虽然绿城中国并未就独立第三方加以说明,但实际上,远洋地产正是莱福70%股权的主人。
盛联的核心资产是杭州拱墅区约20万平方米的土地,该地块由远洋地产于2007年底购得,定名为远洋·杭州大运河商务区,项目规划建筑面积为60多万平方米,是酒店集群、商业集群、远洋公馆、远洋国际中心4部分组成的大型高端城市综合体。
莱福的核心资产是杭一棉地块,远洋地产2010年中报显示该项目尚未启动,规划建筑面积为14万平方米。
远洋地产与绿城中国的两个股权合作项目,一个在明处,一个在暗处,背后都隐现出罗钊明的推手。
业界人士认为,罗钊明与远洋地产在取得上述两幅地块时建立起合作关系,后罗钊明转投绿城中国,就将这层关系嫁接给了绿城中国。同时,浙江省铁路集团与绿城中国也有多年的项目合作经验,此次入局是由绿城中国牵线。
对于远洋地产来说,此次合作可凭借各方的品牌及网络吸引更多客户;对于绿城中国而言,则希望借此加强在杭州的市场份额及增加土地总储备,改善绿城中国的收入基础及增加盈利。
“这是正常的商业合作,肯定要实现多方共赢。”周彤对上述合作如此评价。
拓展新路径
据了解,大运河项目住宅一期已于去年4月启动,每平方米售价3.4万元。申银万国估计该项目NAV(资产净值)大约在74亿元左右,远洋地产此次出售权益代价接近50%NAV折价,每股NAV减少0.35港元。
但远洋地产考虑的重点显然是拓展——自2010年10月起,远洋地产在项目层面的股权合作明显加速。据公开资料,过去3个月内,该公司与4个合作方共有6个股权合作项目落地。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2010年中报显示,远洋地产过去数年形成的储备项目中,仅有8个股权合作项目,合作方股权比例超过10%的,仅有6个。
为什么对比如此鲜明?有接近远洋地产的人士表示,中远国际还未退出之际,远洋地产与股权有关的合作都需要经过中远国际的程序,因流程繁冗造成了效率损失。“现在,远洋地产两位大股东都是财务投资者角色,管理层在项目股权合作上有更大的自主空间。”周彤表示,远洋地产对于项目的股权合作一直都抱有开放的心态。数据的纵向对比清晰显示出,项目股权合作正成为远洋地产向外拓展的一条新路径。
这与远洋地产的既定战略息息相关。2010年是远洋地产第三步战略的开局之年,公司提出了“新区域、新业务、新价值”的战略目标,向新的二三线城市拓展和向商业地产进军,是其中两项重要内容。
“向新的领域探路,必然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与其孤军奋战,不如寻找盟友。”一位长期跟踪远洋地产的分析师认为。
缓解资金压力
“结盟”的另一个好处是缓解因拓展造成的资金压力,加快资产周转率。
陈仲伟介绍,远洋地产截至去年11月中旬可动用现金为130亿元,财务状况良好。不过,远洋地产去年上半年因支付大量土地款,净借贷比由去年年底的14%增至68%。截至2010年11月,该数字仍为62%。与此同时,远洋地产近期拿下的北京CBD地块和大连项目的地价款,会给这一财务指标带来新的压力。
合适的合作伙伴无疑有助于缓解上述压力。仅以远洋地产和南丰集团的合作为例,陈仲伟估计,过去6个月,南丰集团在远洋地产公司股权及项目股权层面共投入了约70亿港元资金。
而无论是绿城中国、太古地产还是南丰集团,都先后表达过与远洋地产进行更多合作的意愿。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一天内3个大型项目合作案宣告落定,为远洋地产过去的一年划上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破折号。
2010年12月31日,远洋地产控股有限公司(远洋地产,3377.HK)与太古地产联合取得成都金融核心区的综合项目地块,同时又与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绿城中国,3900.HK)达成杭州两个大型项目的股权合作协议。
自去年10月份开始,远洋地产在项目层面的股权合作明显增多。3个合作案同日浮出水面,既是2010年的一个完满结束,又隐隐折射出远洋地产在新一年拓展路径的新走向。
“远洋地产一直是一个比较开放的企业,愿意与其他实力企业进行合作,只要能够促进远洋地产的整体长远发展。”1月6日,远洋地产副总裁周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与战略伙伴的合作,有助于提高远洋地产的资产周转率,可以借助合作伙伴撬动其资本、管理和地方经验优势,这是远洋地产总体战略的积极补充。”法国巴黎证券(亚洲)有限公司研究员陈仲伟表示。
一日三落子
1月2日,太古地产发布消息称,远洋地产与太古地产以20亿元的价格联合竞得成都金融核心区东大街的高端综合性项目。
知情人士透露,双方在项目中的股权比例为50%:50%。
远洋地产与太古地产达成合作案的同日,远洋地产与绿城中国联合公告称,远洋地产将以总代价18.46亿元,分别向绿城中国及浙江省铁路集团出售其附属公司盛联24.5%的股权。出售完成后,盛联将由远洋地产、绿城中国及浙江省铁路集团分别持有51%、24.5%及24.5%的股权。
1月2日,绿城中国公告称,以6000万元收购绿城中国执行董事兼副主席罗钊明拥有的莱福30%的股权,其余70%的股权将仍由一位独立第三方持有。虽然绿城中国并未就独立第三方加以说明,但实际上,远洋地产正是莱福70%股权的主人。
盛联的核心资产是杭州拱墅区约20万平方米的土地,该地块由远洋地产于2007年底购得,定名为远洋·杭州大运河商务区,项目规划建筑面积为60多万平方米,是酒店集群、商业集群、远洋公馆、远洋国际中心4部分组成的大型高端城市综合体。
莱福的核心资产是杭一棉地块,远洋地产2010年中报显示该项目尚未启动,规划建筑面积为14万平方米。
远洋地产与绿城中国的两个股权合作项目,一个在明处,一个在暗处,背后都隐现出罗钊明的推手。
业界人士认为,罗钊明与远洋地产在取得上述两幅地块时建立起合作关系,后罗钊明转投绿城中国,就将这层关系嫁接给了绿城中国。同时,浙江省铁路集团与绿城中国也有多年的项目合作经验,此次入局是由绿城中国牵线。
对于远洋地产来说,此次合作可凭借各方的品牌及网络吸引更多客户;对于绿城中国而言,则希望借此加强在杭州的市场份额及增加土地总储备,改善绿城中国的收入基础及增加盈利。
“这是正常的商业合作,肯定要实现多方共赢。”周彤对上述合作如此评价。
拓展新路径
据了解,大运河项目住宅一期已于去年4月启动,每平方米售价3.4万元。申银万国估计该项目NAV(资产净值)大约在74亿元左右,远洋地产此次出售权益代价接近50%NAV折价,每股NAV减少0.35港元。
但远洋地产考虑的重点显然是拓展——自2010年10月起,远洋地产在项目层面的股权合作明显加速。据公开资料,过去3个月内,该公司与4个合作方共有6个股权合作项目落地。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2010年中报显示,远洋地产过去数年形成的储备项目中,仅有8个股权合作项目,合作方股权比例超过10%的,仅有6个。
为什么对比如此鲜明?有接近远洋地产的人士表示,中远国际还未退出之际,远洋地产与股权有关的合作都需要经过中远国际的程序,因流程繁冗造成了效率损失。“现在,远洋地产两位大股东都是财务投资者角色,管理层在项目股权合作上有更大的自主空间。”周彤表示,远洋地产对于项目的股权合作一直都抱有开放的心态。数据的纵向对比清晰显示出,项目股权合作正成为远洋地产向外拓展的一条新路径。
这与远洋地产的既定战略息息相关。2010年是远洋地产第三步战略的开局之年,公司提出了“新区域、新业务、新价值”的战略目标,向新的二三线城市拓展和向商业地产进军,是其中两项重要内容。
“向新的领域探路,必然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与其孤军奋战,不如寻找盟友。”一位长期跟踪远洋地产的分析师认为。
缓解资金压力
“结盟”的另一个好处是缓解因拓展造成的资金压力,加快资产周转率。
陈仲伟介绍,远洋地产截至去年11月中旬可动用现金为130亿元,财务状况良好。不过,远洋地产去年上半年因支付大量土地款,净借贷比由去年年底的14%增至68%。截至2010年11月,该数字仍为62%。与此同时,远洋地产近期拿下的北京CBD地块和大连项目的地价款,会给这一财务指标带来新的压力。
合适的合作伙伴无疑有助于缓解上述压力。仅以远洋地产和南丰集团的合作为例,陈仲伟估计,过去6个月,南丰集团在远洋地产公司股权及项目股权层面共投入了约70亿港元资金。
而无论是绿城中国、太古地产还是南丰集团,都先后表达过与远洋地产进行更多合作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