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决房价才能解决空置

(2011-01-05 15:09:53)
标签:

房产

分类: 政策时局

他论

解决房价才能解决空置
  
  ■中国房地产报 包宗华
  
  近段时间全国各地“抢房风”不断,也由此导致房价继续上涨。此次笔者着重讨论房价问题突出的一大原因,是新建住房空置严重的问题。
  迄今为止,我国并没有已售住房空置率的具体统计,这起因于我国上世纪90年代。当时我国刚开始决定设立空置房统计,但当时我国仍在实行公房低租金制度,住房供应相当紧缺,基本上处于“零空房”的局面。既然已出售住房是“零空房”,就没有必要采纳西方国家的办法去统计其空置情况,而把注意力放在新建住房销不出去的空置问题上。因而当年对空置房下的定义是:本年内建成在12月31日尚未销出去的住房为空置房。
  但通过几年实践发现,年底尚未销出的住房,绝大部分会在第二年销出,使得这一统计只能反映新建住房在本年内的销售情况,而不能反映真实的空置情况。针对这个问题,有关部门于2003年提出了补充修改意见:住房建成1年以内尚未销出的为待销商品房,1至3年内未销出的为滞销商品房,3年以上未销出的为积压商品房。以上建议,后两项需要连续跟踪3年以上,工作量和难度都很大,统计部门没有明确表态采纳。
  然我国改行住房商品化后,本应及时增加已售住房空置情况的统计,但因新建住房的空置统计一直没有解决好,加上没有觉察到已售住房已经出现严重空置,以致拖延至今,直到2010年人们广泛议论空置房才开始考虑这个问题。
  为什么我国已售住房会出现严重空置?笔者分析:从2003年至2007年的5年时间里,我国每年新建住房500多万套,其中120平方米以上套型的高价位商品房占住房总数的60%以上,共计300多万套。买得起以上住房的居民主要可分为三部分:其一,高收入者。我国城镇高收入者有3000多万户,如果每年有10%的高收入者进入市场各买一套大中型住房,就可以买掉300多万套120平方米以上套型住房的大部分,因而占据了“主角”地位。其二,投机购房。在房价连年高涨的形势下,住房投机就会不断增加而占据相当的份额。其三,一部分中等收入者购房。但以上三种情况的叠加,就形成了前5年这类住房的供不应求和畅销,并成为前5年房价连年高涨和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一条重要原因。
  高收入者早就拥有自己的住宅,大多数买房是住房投资。他们中部分人投资买房后,既不上市销售,又不出租,而是予以空置。由于他们占据“主角”地位,因而造成的空置房数量巨大,是对宝贵的土地资源和住房资源的极大浪费。
  几个月前笔者做了次尝试性推算:10年来,我国城镇每年新建住房平均在6亿平方米以上,其中120平方米以上套型住房3亿至4亿平方米,投资和投机者购买的住房在2亿平方米左右,则每年因住房投资而形成的空置房少则6000万至8000万平方米,多则1亿平方米以上。再适当考虑各种变化因素,我国迄今城镇中因住房投资而空置的住房,低算为6亿至8亿平方米,高算则超过10亿平方米。
  前些年我们忽视了住房的投资“主角”地位和它产生的严重住房空置,未对其采取措施,是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缺失。然而如果一个国家的住房市场前期运行一直比较正常,突然出现(其实是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而突然出现)过大的住房空置,就会冲击正常的新建房和二手房销售,并会使房价下降。这本是一条人所共知的住房市场运行常识。
  然而我国这些年的情况却很特殊。就是:房价连年的过快上涨,推动了住房投资和投机的恶性膨胀,并不断扩大与住房投资有关的住房空置;而住房投资和投机的恶性膨胀,又反过来要求和推动房价的持续过快上涨。可见,这些年因住房投资而形成的巨量空置,不仅没有使房价下降,反而与房价上涨“挂钩”。由此可以推断,如果能够出现一个房价持续稳定和适度下降的态势,住房投资、投机以及相关的住房空置,都会相应紧缩。这是我国宏观调控需要考虑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